“基辅战役是德军赢得了战争史上最大的歼灭战,却输掉了整个战争”,这个说法正确吗?

二战时的基辅战役,被认为是人类战争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包围战和歼灭战,苏军损失惨重,战役中几乎整个苏联红军的西南方面军被德军包围,其中第5、第21、第37、第26集团军被全歼,第40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5-18 03:54:33

虽然不至于说输掉整个战争,但是至少宣告了德军以一场快速的进攻打败苏军的企图的彻底破灭,宣告了德军“巴巴罗萨”行动的彻底失败!

诚然基辅的战略意义也非常大,尤其在长期的战争中其粮食、工业和矿产的作用将更加明显,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德军一开始的计划是怎样的?它的一切的努力都是以莫斯科为最终的目的,不然也就不会给中央集团军群配属那么强大的装甲部队,德军的基本意图就是在苏军来不及动员大量部队前同苏军做决战,歼灭苏军的主力,而莫斯科就是苏军必须坚守的目标,苏军必然会全力据守,大决战将会在这里爆发。突然转向基辅,则意味着对之前的计划的否定,德军不仅给了苏军留下重整旗鼓的时间,留给自己进攻的时间也不多了,德军不具备冬季作战的条件。

斯大林为了保卫他的首都,投入手里的一切,他知道莫斯科的失陷将意味着什么。正如他对罗斯福总统说的那样:“如果莫斯科失陷,红军将不得不放弃伏尔加河西部的整个俄罗斯”。这句话也印证了古德里安之前的估计,即如果占领莫斯科,那么反过来再打波罗的海地区和乌克兰地区将易如反掌,因为苏军战线已经被切断了,他们南北的兵力无法快速的调动,而我们可以任意决定进攻的方向。

如果德军从始至终就坚持巴巴罗萨的计划以莫斯科为最终目标,或者从一开始就以南翼的乌克兰、顿涅茨、高加索为最终目标都可以获取巨大的胜利,远比实际的来回切换目标要强。正如克劳塞维斯所说的那样:“不被诱离某个重要的目标,始终坚持某个行动的基本框架,集中力量打击敌人的最强点”。

在1941年德军失去了打败苏联的最佳计划后,以后便基本不可能了,因为苏联强大的动员能力已经彻底展开,盟军的援助也源源不断的运来,德军已经失去了胜利的可能,最好的情况也不过是和局罢了。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