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车臣曾经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沙皇俄国经过60年的血腥入侵吞并了车臣。苏联解体后车臣与俄罗斯政府又爆发了两次独立战争,最终车臣被普京指挥的俄罗斯军队再一次征服了。
现在的车臣名义上是俄联邦治下的一级联邦主体,实则就是一个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封建汗国”,而当地统治者就是拉姆赞·卡德罗夫(也称小卡德罗夫)与普京中央政府的关系,被形容为跟沙俄时代的“地方汗王与沙皇”的关系差不多。
小卡德罗夫从2004年遭遇恐怖袭击暗杀身亡的父亲(老卡德罗夫)那里继承了对车臣的统治权,当然普京中央政府这么多年来为其撑腰、做后盾才是他一直能够“稳坐钓鱼台”的根本原因。
出于自身利益,小卡德罗夫也对普京“崇拜+效忠”,他以“普京的步兵”自居,不仅协助俄中央政府强力打压车臣乃至整个北高加索地区的分裂势力,而且还出兵乌克兰东部、克里米亚乃至叙利亚,配合俄军在上述地区开展的大规模军事行动。每当西方批评普京中央政府时,小卡德罗夫都会第一时间出来反驳,甚至武力威胁对手。
为表彰小卡德罗夫的“忠心耿耿”,普京中央政府给予前者类似于“世袭统治”车臣的特权地位,并且从2006年开始每年拿出600亿卢布(约合9.6亿美元)大力支持当地重建工作,粗略估算俄联邦已为车臣经济复苏拿出了约120亿美元(因为汇率变化,一说为300亿美元)巨额资金,差不多相当于平摊给每个车臣人1万美元!
此外,车臣矿产资源相当丰富,当地石油工业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沙俄时代,据说当时车臣钻探油井超过1500口,其中著名发明家、诺贝尔奖创始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还投资了其中一些油井。苏联时期,车臣石油工业更是蓬勃发展,年产数百万吨优质原油,巅峰状态的1971年当地石油产量更是达到2100万吨的历史高峰。
虽然苏联解体后的2次车臣战争严重破坏了当地石油生产,但随着和平重建开始,车臣石油工业逐渐恢复,增长率在2006至2007年分别达到11.9%和26.4%,失业率则从2006年67%降至2014年的21.5%,地方政府的预算总收入在2017年达到约9亿美元。作为当地“灰色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私炼石油业也相当发达,年产量超过50万吨,而官方炼油规模也不过120万吨左右(正准备提升至600万吨)。
凭借滚滚而来的石油财富和中央补贴,小卡德罗夫将昔日沦为战争废墟的车臣首府格罗兹尼变成了一座纸醉金迷的现代化繁华都市——不仅拥有全欧最大的清真寺,还兴建了与迪拜风格相似的摩天大楼和五星级豪华酒店,街道宽阔,市容整洁。
但请不要忘记,这毕竟是一个体制落后甚至有些愚昧、野蛮的“封建汗国”——小卡德罗夫在车臣被宣传机构所神化(比如经常播发他检阅部队以及挑逗老虎、抓鳄鱼的照片以凸显其“王者风范”“硬汉形象”,但其实那只老虎是他从小养大的,在他面前跟家猫一样温顺),他还拥有一支完全听命于他、无法无天的2万人精锐武装力量,对于那些敢于反抗他的车臣人(哪怕躲到海外)也一样派出刺客格杀勿论。
不仅如此,小卡德罗夫及其豢养的准军事部队还被指责犯有一夫多妻(包括强娶少女)、迫害同性恋、酷刑折磨、非法处决、家族仇杀(美其名曰“荣誉谋杀”)等罪名。
而靠着大权在握,小卡德罗夫本人、家族成员及心腹亲信靠着聚敛起巨额财富,光是他名下的基金会就每年收入约6500万美元,而这些不义之财的来源则是向车臣民众按10%至30%的比例从其收入中强行扣除、征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