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大的悲哀是什么?

身为独生子女的母亲,我来谈谈我的悲哀,我女儿今年三十二,已婚,有一对双胞胎女儿,四岁了已上幼儿园,我今年六十一,按说我应该安渡晚年了,但是我不能,我还有未了的事,我还有我未尽的责任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3 09:08:13

65岁的潘先生,是一名退休老师,他托媒人先后给儿子介绍了近60个相亲对象,结果,那些女孩和小潘接触几次,就不愿再跟他联系,潘先生很是苦恼,想找那些女孩问清楚是什么原因,小潘冷冷地对父亲说:“我的事,你少管,否则对你不客气。”

34岁的潘杰是一名大学生,也是家里的独子,父母都有退休工资,家里还有一套房子,而且他长得也不算差,按理说,以他这样的条件,找个结婚对象很容易,很多女孩听媒人说了他们家的家庭条件,也都表示愿意先见一面,接触一下。

可谁想,潘杰从24岁开始到34岁,整整十年的时间,潘先生找了十几个媒人,介绍了59个对象给潘杰认识,结果所有的女孩在跟潘杰接触几次后,都让媒人捎话,不合适!

潘先生很是苦恼,难道儿子难道就这样一辈子打光棍吗? 每当他问潘杰究竟是什么原因和那些姑娘没有下文时,他是一脸的不耐烦,不肯透露半个字,对于自己的婚事,他始终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这天,潘先生打电话到电视台寻求帮助,希望工作人员能够帮他找出真相和原因。 潘先生和妻子带着记者带到潘杰实习的地方,目前他没有什么正式工作,在表哥那里当一名实习生,每个月2000元左右的工资,对于现状他非常满足。

路上,见到潘杰的表哥,他提醒道:“你们要小心,他正在打游戏,最近好像情绪不好。” 潘先生来到潘杰的房间,只见他正在电脑旁玩游戏,母亲想走过去关掉,他立马就火了对着父母吼道:“你们离我远一点,有什么事等我打完了游戏再说。”

潘母一脸尴尬,她再也没有任何举动,夫妻两人安静地在一旁等着,其实潘杰并不是玩什么高难度的游戏,而是一些小孩子玩的游戏,可是他却非常投入,认真,称自己每天都要完成任务,在他没有打完的时候,任何人都不能打扰他。

大概一个小时后,潘杰终于打好了,这个时候他才愿意和父母交谈几句,得知潘先生说他相亲59次,都没有成功,怀疑他心理有问题时,他很是恼火,称自己的事不需要父母关心,他这辈子并没有打算结婚,一个人自由自地多好,结了婚以后,还要养家糊口,凭什么要把自己赚的工资交给老婆呢?

那么他究竟跟那些女孩说了什么? 潘杰并不愿意多说,他也并没有因为多次被别人拒绝而感到懊恼,甚至还有些暗自庆幸。

随后,他们来到楼下,潘先生希望儿子能够正视这个问题,现在都34岁了,将来有一天,他们迟早会离开的,为了能够让儿子下一次相亲顺利,潘先生对儿子说:“你如果不告诉我原因,那我就自己去问那些女孩子,看她们究竟是怎么看你的。”

这句话让潘杰恼羞成怒,他恶狠狠地指着父亲的鼻子骂:“你如果敢去,到时候别怪我对你不客气。” 听他这么说,潘先生和妻子并不生气,反而在一旁面带微笑,记者一脸诧异,儿子对你们这个态度,你们怎么还笑得出来?

母亲苦笑着解释,我儿子一直都是这样,只要我们不合他的心意,他就会骂人,有好几次还动手打了我,我们能怎么办呢?

在这个家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呢,导致潘杰会对父母这样的态度?

表哥说90年代初的时候,潘先生和妻子是他们家族的骄傲,两个人在城里都有工作,是城市户口,潘杰那个时候是城里的孩子,家里的长辈都很宠他,要星星摘月亮,一味地纵容他。

小时候的潘杰成绩优异,长得也非常可爱,确实是非常讨人喜欢,母亲更是把这个儿子当成了宝贝一样,觉得他让自己脸上有光。

那个时候,潘先生的学校离家比较远,他只有周末才回家,妻子在工厂里上班,经常也要加班,两人对潘杰的管教都不多,初中阶段潘杰成绩名列前矛,谁想到了高中,他整天沉迷于游戏,成绩一落千丈,每到周末能连续玩十几个小时,母亲上前说几句,他就会不耐烦,朝他发火,母亲不想惹儿子不开心,就这样任由着他。

虽然心里很着急,可是并没有去积极地想办法,高考的时候,潘杰名落孙山,后来,他又复读了两年,最后才考进了一所普通的大专学校,他在上大学期间也一直沉迷于游戏,性格内向的他跟同学接触不多,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毕业后,他找了好几份工作,都没有做多长时间,也没有什么一技之长,都是做一些很简单的工作,工资都没有超过3000元,他赚来的钱,买了两台电脑,没有给过父母一分钱家用,逢年过节也不会给父母买礼物,他的世界就是只有游戏和自己。

从24岁开始,潘先生就给他介绍对象,潘杰没成功过一次,那些女孩之所以不想跟他交往,都说:“这人脑子不正常。”

潘杰曾对一个女孩说:“结了婚以后,你别想让我养着你,那是不可能的事,凭什么男人要赚钱养家,我承担不了这么大的压力。”

又对另一个女孩说:“我结婚之后想去当和尚,如果你以后在朋友圈发图片,不要发正面,只能拍侧面。”

听了他的一些莫名奇妙的话,哪个女孩敢跟这样的人结婚?

工作人员试图打开潘杰的心结,想弄清楚他究竟是怎么想的? 他说我一个人生活得好好的,为什么要结婚,自己一个人活得多轻松,结婚只是给自己增加负担。

每次跟他说话的时候,他都是走来走去,显得焦虑不安,工作人员问他:“你是真的曾经打过自己的母亲吗?” 潘杰很痛快地承认了,说道:“我不是真的打,只是意思一下,我都这么大的人了,这点我还是知道分寸的。”

就在这个时候,潘先生给妻子打针,母亲患有“糖 尿病”好几年了,而且还同时有心脏病,对此,潘杰一脸淡定地说:“我知道,这只能怨我母亲命苦,这就是她的宿命。”

当着父母的面,潘杰说我很冷血,一点也不心疼她,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我想现在的年轻人估计大多数和我一样吧,每个人都在为自己而活,现在的人其实都是这么自私。

工作人员问他,如果以后父母走了,你该怎么办?你会发现还是父母对自己最好,潘杰说,我一个人也无所谓,我不会有事。

他甚至还曾多次提出,让父母搬出去,不要跟他一起生活,结不结婚是他自己的事,他们看他不顺眼,就搬走,大家眼不见心不烦。

后来,在工作人员的劝说下,潘先生带着儿子去医院检查,是否患有精神疾病,医生得出的结论是偏执型人格障碍,他的三观和价值观已经偏离了正常的轨道,活在自我的意识中,认为自己就是对的,这种人往往看问题很偏激,又特别敏感,无论是什么事都喜欢怪在别人身上,比如,他动手打母亲说,理由竟是:你为什么把我生得这么矮。

潘杰对父亲也非常看不惯,说他50岁就内退了,自从退休以后,就没有什么兴趣爱好,整天就在家里看电视,对生活没有一点追求。

母亲谈起自己被打的经历,流着泪说:“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以前我儿子那么优秀,现在居然会变成这样,就怨我当初没有把他管好,现在都已经来不及了。”

潘先生是一名老师,对学生要求很严,结果却连自己的儿子都管不好,不得不说潘杰变成这样,这对父母有很大的责任,子不教父之过。

结语:

父母最大的悲哀是什么?

年轻的时候忙工作,忙事业,忽略了孩子的教育,从小对他们娇生惯养,纵容他们,把孩子当成了“小皇 帝”,凡事都顺着他的意思,即便是明知道他做错了,仍然不会批评,及时地纠正,怕惹孩子不高兴,总是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的儿子是最优秀的,迟早有一天会懂事。

在孩子青春期最关键的时候,没有正确的引导,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有些人天生就很自觉,有些人自制力很差,会禁不起诱惑,如果父母不在身边,就容易让孩子迷失自我,误入歧途。

做为父母最大的悲哀,就是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不了解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把子女养成了目无尊长,没有担当,没有责任心的人,对孩子心太软,总是不舍得让他们吃苦,凡事都要替他们包办,把孩子养成了“巨婴”,最终的结果就是害人害己。

父母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教育孩子从小抓起,这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这世上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