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在DC宇宙中,有哪一部电影能够让DC要花费9年的时间来消除电影带来的恶劣影响,将角色直接踢出原本的核心组合“正义联盟”的影版作品,可能也就只能是这一部——
2011年上线
这主要是因为《绿灯侠》剧情问题确实很大,而且也没有利用好绿灯侠宇宙英雄的特色,所以不管是路人还是DC粉丝都不怎么满意。
绿灯侠诞生于1940年,仅仅比美漫中第一位超级英雄超人晚诞生了两年而已,所以绿灯侠属于美漫界元老英雄。
只不过因为绿灯侠是一个庞大团队的共享称号,所以1940年初次登场的绿灯侠名为阿兰·斯科特,而不是《绿灯侠》中的主角哈尔·乔丹。
当然哈尔·乔丹肯定是最为知名的绿灯侠,毕竟在漫画中他可是正义联盟七大创始人之一。
但相信看过《正义联盟》的观众都知道,电影正联元老中并没有绿灯侠,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2011年电影《绿灯侠》的扑街。
《绿灯侠》的制作成本是2亿多美元,而全球票房同样也是2亿多美元,但对于电影公司来说往往只有在票房达到成本三倍时才算是回本。
因为电影的宣传需要钱,上映后也要给院线、影院一大半分账,所以《绿灯侠》简直是赔的底朝天,这也就直接导致了绿灯侠被DC搁置。
而且《绿灯侠》不仅是票房扑街,口碑也不怎么好,特别是漫画粉丝对于《绿灯侠》真的很失望。
首先BOSS视差怪非常失败!
在漫画《正义联盟V4》的设定中,情感光谱是隐藏的创世之力,是多元宇宙的基础,情感光谱中包含了愤怒、贪婪、恐惧、意志、希望、怜悯、爱等情感能量。
每种情感能量都有与之对应的化身(灯兽),视差怪就是宇宙生灵恐惧情绪的具现化。
在任何虚构作品中,能代表某种宇宙规则的存在肯定都不一般,比如说漫威电影中的无限宝石就是由宇宙规则精华凝结而成,所以才有那么大的威力。
所以视差怪非常强大,而且因为宇宙生灵的恐惧情感永远不会消失,作为恐惧化身的视差怪当然也不可能被杀死,只能被暂时封印。
但在《绿灯侠》中主角哈尔·乔丹只是将视差怪引到了太阳附近,然后视差怪就被太阳的引力捕获并烧掉了。
这种剧情真的很让我蒙圈,首先作为一种情感化身,视差怪是没有实体的,太阳引力应该对视差怪无效才对。
而且整个宇宙的恐惧情感化身被太阳烧掉也不符合逻辑,太阳对于地球来说虽然是个巨无霸,但放眼宇宙太阳也只是沧海一粟,所以视差怪被太阳轻松烧掉真的不科学。
如果电影中的视差怪真的可以被太阳杀死,那早就应该被绿灯军团消灭了,根本等不到哈尔·乔丹登场,毕竟绿灯军团的成员也不是一群傻子。
在DC中绿灯军团的设定是宇宙警察,责任是维护宇宙和平与秩序,每一位绿灯军团成员都身经百战,他们要是对付不了一个用太阳就能杀死的反派,那就可以集体自杀了。
所以电影中让哈尔·乔丹这个新手绿灯侠,用相当简单的办法直接消灭绿灯军团束手无策的视差怪,真的是一个相当失败的剧情。
其实在DC漫画中视差怪的一些特性与漫威凤凰之力类似。
漫画中视差怪大多都是通过附身来释放自身力量,而且宿主的意志力越强,视差怪就会越强,所以在漫画中哈尔·乔丹被视差怪附身后相当强大,都不惧超人。
从这个方面来说,《绿灯侠》中把视差怪设定为一个大怪兽形象也不是好主意,毕竟打怪兽的电影太多了。
电影中也没利用好绿灯侠应有的特色。
漫威和DC的大部分英雄主要战场都在地球,只有很少的英雄经常前往宇宙,所以在电影中我们很难看到英雄们进行太空冒险。
目前在漫威电影中只有《银河护卫队》系列主打太空冒险,惊奇队长在设定中虽然常驻宇宙,但我们并没有看到她在做什么。
所以宇宙冒险题材在超级英雄电影中其实很有潜力,毕竟物以稀为贵。而绿灯侠就是DC中为数不多经常在宇宙里活跃的知名英雄,但电影的主要剧情还是发生在地球。
除地球外绿灯侠只去过绿灯军团的总部,这种剧情设定其实极大削弱了绿灯侠的潜力,使其成为了一部平凡的超级英雄电影。
如果在《绿灯侠》中能展现出绿灯军团的日常任务,多去几颗奇特的星球,我相信这肯定会让观众眼前一亮。
《绿灯侠》的这个问题也可以和视差怪的憋屈死亡产生联系,因为视差怪登场的太早了!
以视差怪的实力设定来说,他完全可以成为《绿灯侠》系列,甚至是《正义联盟》系列中的阶段性关键BOSS,就像《复仇者联盟》中的灭霸那样。
但在电影中视差怪的地位则和《钢铁侠1》中就被钢铁侠击败的铁霸王同级,都是在第一部英雄起源电影中就被干掉的龙套反派。
所以就算当年《绿灯侠》没有赔太多,有续集计划,那《绿灯侠2.3》的反派选择也是个问题,比视差怪弱牌面不够,但要是比视差怪更强,那就足够正义联盟登场了。
如果当初《绿灯侠》的反派设定成个小BOSS,剧情多讲述一下广阔宇宙的故事,那肯定比强行削弱视差怪,让其成为一个大怪兽好。
综上所述:
我认为BOSS视差怪的设定和老套的打怪兽剧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绿灯侠》的质量,让其成为了一部平庸电影。
《绿灯侠》的剧情失败和DC的全局把控以及导演有很大关系,漫威电影都是由凯文·费奇掌控全局,所以多部电影的剧情才会环环相扣。
而在拍摄《绿灯侠》时当年DC的优秀编剧,首席创意官杰夫·琼斯只是挂了个名,还有《绿灯侠》的导演马丁·坎贝尔也不太懂超级英雄电影。
超级英雄电影虽然是商业爆米花电影,但想让观众满意也是需要技巧的。
所以马丁·坎贝尔虽然有《007:大战皇家赌场》这种优秀作品,但依然没拍摄好《绿灯侠》。
当年马丁·坎贝尔在电影中为绿灯侠设计了让经费燃烧的全CG“流体战衣”,这就直接导致了《绿灯侠》的动作戏不够精彩,毕竟经费有限。
英雄的制服虽然很重要,但其实喜欢看超级英雄电影的观众大多更关注那些刺激眼球、酣畅淋漓的战斗场面。
绿灯侠的超能力使他可以根据内心想法直接具现化出各种武器装备,这个超能力的视觉潜力相当大,可惜《绿灯侠》没有完全开发。
值得一提的是,《绿灯侠》当年的失利虽然造成了很大影响,但毕竟绿灯侠是DC中最有特色的英雄之一,所以华纳未来的DC电影计划中有一部《绿灯军团》。
希望《绿灯军团》能成功,让绿灯侠崛起,最好是能与今后的《正义联盟》系列电影产生联系,构建出一个完整的DC电影宇宙。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