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使用上,航空武器从机枪进化到航炮当然具有必然性,但二战时期20mm口径的航炮被大量使用,则大多是一种科学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大部分的20mm航炮都源于瑞士“厄利孔20mm加农
当然不是!实际上不管二战飞机用的航炮还是陆战用的速射炮,它们都有不错的通用性,这里不是指陆空转换。像德国Flak 38型20毫米速射炮的通用性就非常好,不管是野战防空还是进攻防御都有它的身影,它运用起来轻便灵活,而且适合陆海空三军。在二战期间使用最多的就是20-30毫米口径航炮,而且以西线飞机使用居多。
德国Hs-129攻击机被广泛应用于一线作战,士兵们正在给它的30毫米机炮装填弹药。
Hs129被称为“飞行开罐器”,它装备了6挺机枪,2门20毫米机炮,1门30毫米机炮,有巨大的对地攻击能力。20毫米航炮确实在二战中的飞机中应用较多,主要是因为那时运用战斗机的理念有所不同,美军在二战所有的飞机中几乎都已12.7MM口径机枪为主,而且装备数量普遍偏高,轰炸机装备的挺数更是逆天。后来之所以开始逐渐淘汰机枪而装备机炮是因为战斗机不在主要进行狗斗,它们经常会攻击轰炸机或对地攻击,这时就会显示出它们火力过于弱小的缺点,因为像B-29这种战略轰炸机用小口径机枪根本无法伤害其筋骨。
B-29被称为“超级空中堡垒”,即便尾部被打烂了仍然可以安稳的飞回基地,所以说小口径机枪只能对其挠痒痒。
二战德国最两款著名的战斗机是FW190和BF109,这两款飞机以FW190的火力比较凶悍,因为只有少部分型号的BF109加装了20/30毫米机炮,而FW190至少装备4门20MM机炮,基本一个点射B-17空中堡垒都受不了,除此之外它的多项性能均高于BF109,在与英国喷火XVI型战斗机的狗斗中也丝毫不败下风。
一直到二战中后期,FW190仍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战斗机之一!
美国这边到了中后期也给F4U海盗、P51野马等战斗机换装了20毫米机炮,对于这个12.7毫米机枪控的国家来说终于发现了大口径威力的好处,而不再是单纯堆叠机枪的数量。苏联这边比较出名的就是伊尔2攻击机,它也有多种型号,分别装备20、23、37MM口径机炮,被称为“飞行坦克”,强大的防护和火力绝对让它实至名归。到了末期的ME-262喷气式战斗机干脆就直接全部装备大口径航炮了,二战结束后机枪已经基本退出战斗机的“身躯”。
伊尔2被德军称为“黑色死神”,足可见对它的敬畏。
英国的喷火也是在二战中赫赫有名的战斗机,它装备的2门20毫米机炮得以让它在任何空战中不惧对手。著名的零战也装备1-2门20毫米机炮,可以说20毫米机炮适合当时的战场,和其他口径航炮一样,是那个时代必然的产物而已。之所以其他大口径航炮应用的较少只是因为20毫米航炮足以胜任当时的空战任务,二战结束以后,20毫米航炮已经成为战斗机最低配置,比如F-86H(之前型号还是6挺12.7MM机枪)的四门20毫米机炮明显在米格-15的37MM、23MM机炮前吃亏。
所以就二战而言,对空作战20毫米口径机炮足以,对地攻击则可以加装更大口径机炮吊舱或火箭弹发射架。
我是军武奇兵,欢迎亲们的交流与观点,谢谢您的关注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