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到南宋早期的时间里,在宁波上林湖地区曾经活跃着一个历史悠久的青瓷窑口—越窑。
“她”在唐至五代时期曾达到了青瓷从未有的顶峰,也正是由于它的崛起。陶瓷史上出现了一
东汉到南宋早期的时间里,在宁波上林湖地区曾经活跃着一个历史悠久的青瓷窑口—越窑。
“她”在唐至五代时期曾达到了青瓷从未有的顶峰,也正是由于它的崛起。陶瓷史上出现了一种标志性的产品-秘色瓷。
诗人陆龟蒙为她作诗: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
什么是千峰翠色?这个问题曾一度困扰着我国的收藏大拿们。我想如果不是法门寺的那一声巨响,恐怕这个秘密还会在历史上埋藏很久。
1981年8月24日晚上,法门寺因年久失修外加一场雷雨。中间出现裂缝,而令人称奇的是这样竟然并没有让他倒塌。西南部分依然矗立在那。1987年4月3日考古人员发现在浮土下面的白玉板。地宫之事才渐渐的浮出水面。在这之中除了佛骨舍利的出世外,终于证实了秘色瓷的存在,秘色之名赫然列在物品清单之中。我国古瓷之事业开启了新的篇章——菩提哥
看到这里可能许多人会问我“菩提哥你为什么要说这些?这不是古玩界的事情吗?”
秘色瓷器,如玉似冰—法门地宫秘色八棱瓶
别急!慢慢看下去。秘色,从来不是指一种颜色。而是你到一定年龄有过的阅历从你心底流露的颜色。
五代秘色瓷莲花碗
曾有人说过:20年前我嫌茶涩,而如今我品其真味。10年前我厌恶阅读,而今我却深入沉迷其中。人的每一时刻都有他会理解顿悟的事情,所见之“翠色”,来源于你经历。
玩友包浆
而文玩之美正如这翠色。一夕一朝难以琢磨。若心还未静,确如嚼蜡,也因如此有很多人在中途放弃。
曾经哥做过调查,开始两个月就开始放弃盘玩的人是最多的一部分。大多是看的新奇,装饰过了,就不管不顾的往哪儿一扔。万事大吉。
还有一类吧,是跟着自己的亲戚或是朋友,一起玩,这亲戚朋友一走,新鲜劲一下子就过去了,随意一抛潇洒自在的就拍拍屁股走了。
这样的”文玩人“数不胜数,可笑的是,往往这一批人也很喜欢问一些怪问题。仿佛凸显了勤问就可以弥补把玩少短板似得。这大概是种安慰,
很多的手串并不在人的手上,他们只是被买来,或者挂在墙上,又或者在架子上或是什么地方。
等到过了几年,积尘满,主人一瞥,似乎有所追忆于是拿起手机拍张照片后继续放置在那里。
文玩从不是穿衣打扮的装饰!古人说:君子比德如玉。意思是君子的德行要像玉一样洁白。文玩大可以说是立身正相之物。相由心生,更可以看出个人修行和涵养的高低。
玩友包浆
同时,也像是一种传承,这是一种融在我们灵魂之中的沉淀。或者说这就是我们的符号。
核桃在我们手中转。鸟儿在笼中跳。菩提随着经文滚动。木串闪耀着阳光,宁静安逸,生活很美好不是吗?
盘串从来就不是动手的事情,而是动心的过程。
—大哼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