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东斯坦因,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
希特勒太喜欢冒险了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希特勒作为一个政治家,对于发动战争应当要通盘考虑,未算胜,先算败,才是不败之
二战初期,纳粹德国军队在欧洲战场势入破竹。但是战争后期希特勒却火速走向战败定局。纳粹德国的战败有多重因素,其中以下原因是最为致命的。1. 敦刻尔克大撤退——希特勒指挥不当敦刻尔克大撤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军事撤退行动。1940年5月21日,德军直趋英吉利海峡,把近30万英法联军围逼在法国北部狭小地带。英法只剩下敦刻尔克这个小港可以作为海上退路。敦刻尔克港口是个极易受到轰炸机和炮火持续攻击的目标,因此形势万分危急。如果德国陆军与空军及装甲部队互相协助攻击,英法联军30万军队就会很快被消灭。然而,希特勒却命令陆军不准前进,反而仅仅让空军去消灭英法联军。由于天气不佳以及空军不如陆军包围得严密,打击的缝隙太大,1940年5月25日,英军在敦刻尔克这个位于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城市进行了当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且撤退成功。而在这30万人中,其中的英国士兵久经沙场,是英军反攻欧洲大陆至关重要的力量。这样的力量若消失了,二战结果多了一丝悬念。希特勒为何不让陆军来歼灭英法联军至今是个谜。2. 巴巴罗萨计划推迟几个星期1941年德国准备进攻苏联,巴巴罗萨计划是德国进攻苏联的代号。德国部队调到苏联边境并做好了进攻准备时,与德国友好的国家南斯拉夫发生了政变。为了不使后院起火,希特勒先让墨索里尼派意大利的军队去平叛,但意军迟迟未能平叛成功。希特勒不得不派部分德军挥师平叛。平叛成功后他再将这些军队调入苏德边界,这花费了几个星期的时间。南斯拉夫的政变而使巴巴罗萨计划推迟数周。由于苏联8、9月份是雨季,接着就是寒冷的冬季。德军装甲被冻住,人员冻伤极多。在进攻苏联后,德军最终进到距莫斯科20公里处戛然而止。而德国的弗雷德里希-保罗斯元帅在纽伦堡法庭上证明,德国也就这需要那几个星期来灭亡苏联。3. 战争间谍情报信息不准确希特勒在进攻苏联前,情报部门提供的数据是苏军兵力约200师左右。但德军在进攻苏联不久就俘虏了苏军几十万部队。据了解,被俘部队的番号及正在其它战场上作战的部队番号就已经超过了200个师,而且苏军的兵力还在源源不断地增加。这是因为苏联进行了全国总动员,甚至将监狱中的犯人都充斥到前线所至。这也是德军不能快速消灭苏联的重要原因之一。4.进攻目标有误、组织失当德军进攻苏联时共分三个集团军,分别是:北方集团军、中央集团军、南方集团军。
北方集团军目标:由东普鲁士出发,经德文斯克、奥斯特洛夫,穿越苏联中西部(今白俄罗斯)地区占领或摧毁列宁格勒。
中央集团军目标:由华沙以东出发,经布列斯特、明斯克、斯摩棱斯克进攻莫斯科。
南方集团军目标:攻往人口密集的农业心脏地带—乌克兰,在卢布林至多瑙河口地区攻下基辅,再向顿巴斯进攻。接着攻入南方的俄罗斯大草原直到伏尔加河以及石油丰富的高加索地。
在战争的关健时刻,希特勒没有听从其它将领将南方或北方集团军的部分部队充实到中央集团军,以实现快速占领莫斯科的目标。他反而是将中央集团军的部分部队调到南方集团军,抢占乌克兰的粮仓和石油重地,致使苏联的象征首都莫斯科迟迟没被攻下。使苏联人民仍有不败的精神依托与德军进行顽强的抵抗。这也不能不说是希特勒败亡的原因之一。
作者:“小方说历史”团队欢迎关注公众号“小方说历史”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欢迎点赞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