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希特勒真的被亨利·坦迪射杀,第二次世界大战还会爆发吗?

一看到这个题目,大家或许会想:亨利·坦迪是何方神圣?竟能有机会射杀大名鼎鼎的法西斯头子希特勒?这里有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
亨利·坦迪于1891年8月30日出生于英国沃里克郡利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23 01:04:20

一看到这个题目,大家或许会想:亨利·坦迪是何方神圣?竟能有机会射杀大名鼎鼎的法西斯头子希特勒?这里有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

亨利·坦迪于1891年8月30日出生于英国沃里克郡利明顿,从小家境贫寒,19岁时就参军加入英国的步兵团,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德两国曾经在马尔宽渡口展开大战,当时德军靠着数挺机枪对英军进行了火力压制,打得英军抬不起头来。正在这时,一位叫坦迪的英国士兵不顾危险匍匐前进至德军火力点附近,消灭了德军机枪手。

(坦迪)

英军趁此机会展开进攻,面对英军猛烈的攻势,失去了重火力的德军迅速败下阵来,英军取得了渡口战役的胜利。在打扫战场时,坦迪在战壕里看到一名伤兵正一瘸一拐的走出战壕。这名德军士兵也看到了不远处坦迪的枪口正死死地指着他。

这个伤兵已经精疲力竭,他没有举枪,只呆呆地盯着坦迪。不过,坦迪并没有开枪,因为他有自己的原则,从不射杀放下武器的伤兵。坦迪放过了这名士兵,这个德国伤兵朝坦迪略略点了点头,然后就慢慢走了。坦迪不知道,整个人类20世纪的历史就在这一刻掉转了方向,为以后二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伤兵是希特勒。

坦迪的英勇为他赢得了很大的荣誉,他成了家喻户晓的战斗英雄,被授予了军功。意大利艺术家福蒂尼诺·马塔尼亚还专门为坦迪创作了一幅油画,坦迪在画中背着一个伤兵,走在队伍里。战争结束后,35岁的坦迪荣归故里,娶妻生子,过起了普通人的生活。

1938年,英国首相张伯伦前往德国与德国元首希特勒会谈,商谈欧洲和平事宜。双方商定在希特勒的私人别墅见面。 张伯伦在希特勒的别墅惊讶地发现希特勒的客厅里竟然挂着一幅马塔尼亚当年为坦迪所作画像的复制品。

(马尔宽渡口战役)

希特勒解释说:“画中的这个人差点要了我的命,当时我甚至觉得自己再也见不到德国了,上天将我从英国士兵瞄准我的枪口下救了出来”。张伯伦当时无论如何也搞不明白英国的战斗英雄怎么“摇身一变”成了希特勒的“救命恩人”了!或许他心里在暗想,坦迪要是扣动了扳机,欧洲的这场灾难就避免了。

而且,希特勒还希望张伯伦回国后向他的这位英国“救命恩人”转达最衷心的感谢,张伯伦表示会设法转告。

消息传到英国国内,舆论哗然,坦迪备受指责。由于他的心慈手软,整个世界陷入了一场劫难,数以千万计的生灵遭到涂炭。坦迪陷入深深的自责中,他曾对一位新闻记者痛苦地感慨道:“要知道这个家伙会是这样一个人,我真该一枪毙了他”。

后来,坦迪49岁时再次报名参军,但他在索姆河会战中所受的重伤使他已不能重返战场。1977年,坦迪在遗憾中去世,享年86岁。

不过,故事的真实性让人怀疑,据坦迪的传记作家乔纳森考证,希特勒与坦迪他俩不可能出现在同一个战场上。他认为这一切都是希特勒故意编造的神话,为了忽悠德国民众,把自己在战场上侥幸活下来视为上帝的安排,冥冥之中的,他经常以德意志民族的救世主自居。当希特勒得知坦迪的英雄事迹后,想方设法弄了那张油画,以完成这一神话。

故事真实与否我们暂且不管,我们关心的是故事背后的假设:假如希特勒真的被坦迪射杀,第二次世界大战还会爆发吗?

我们多么希望不会。 从表面上看是希特勒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实际上二战的爆发有其社会根源,那就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激化了国内外的矛盾。

(希特勒)

一战后的20年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力量发展不平衡,德国和日本的工业发展 比较迅猛,经济实力日益增长;英、法、美等国则出现停滞。资本主义世界在1929年和1937年间曾有两次严重的经济危机。

为了摆脱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德、意、日走上了国民经济军事化的道路,在政治上也逐渐法西斯化,并逐渐形成美、英、法和德、意、日两大政治军事集团。 同时,一战后,德国不甘心“凡尔赛和约”对其战败国的严惩和限制,暗中加紧复实力;战胜国意大利因未能得到英法所许诺的领土而耿耿于怀;另一战胜国日本对华盛顿条约对它的限制也不满意,在亚太地区与英美展开新的角逐,准备向中国侵略扩张。 所以二战爆发的直接原因是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和法西斯政权的迅速崛起。

法西斯政权的基本特征就是对内极权统治,对外侵略扩张、实现重新瓜分世界。在此历史背景下,就算当年德国没有希特勒,也会有其他“希特勒”上台。也就是说,坦迪如果射杀希特勒,第二次世界大战依旧会爆发。

坦迪的故事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我就以故事结尾来结束本篇文章:

2012年5月,他的女儿在整理遗物时,无意间发现当年责问他的报纸中,夹杂着一张泛黄的纸条,坦迪在上面写着这么一段话:

我后悔自己的一时之仁,改变了数千万人的命运,但如果重新有这么一次机会,面对一个不知道未来的伤兵,我还是会选择,让他离开……我只是一个士兵,不是屠夫,假如当年我开了枪,那么,我跟希特勒就没有区别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