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大沽口之战清军是怎么打赢英法联军的?

1859年6月25日,第二次大沽口之战。
此战,英法联军13艘参战舰艇,3艘被击沉,3艘遭击沉,死伤官兵484人。而清军仅伤亡32人,大沽口炮台只遭到轻微的破坏。
长期被列强蹂躏的大清,这次是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5-19 20:00:11

1859年6月25日,第二次大沽口之战。

此战,英法联军13艘参战舰艇,3艘被击沉,3艘遭击沉,死伤官兵484人。而清军仅伤亡32人,大沽口炮台只遭到轻微的破坏。

长期被列强蹂躏的大清,这次是怎么做到的呢?

英法的老套路

1859年6月17日,大清天津道收到了英国海军少将贺布的知照:大清应该立即撤去安设在海口的障碍物,以便让联军舰队护送公使“完成和平的使命”。

以“进京和谈”为幌子,为进攻做好准备,是英法的老套路了。

1年前,英法联军也是以这个套路,搞了大清一把。

当时,英法联军抵达大沽口外后,一面与大清交涉,一面多方侦察,搞清楚附近海域和大沽口入口处的水深,窥探大沽口一带的地形和炮台位置及兵力部署,甚至在水边立标打靶,做好各种准备。

大清不敢“开第一枪”,坐视联军在眼皮底下做各种准备。

熟料,英法联军做好准备后,立刻发出最后通牒:大清没有派出全权代表,限令清军2小时内交出大沽口炮台!

然后,做好准备的英法舰队趁落潮之机开战。

结果,清军固定的木质炮架上的火炮不能随潮调整炮口,发射的炮弹大多从敌浅水舰艇上空飞过,难以打击敌舰。

敌军浅水舰艇配合远方深水舰艇一起,炮击早已标定目标的清军炮台;陆战队登陆,猛攻早已被摸清部署的清军。

最后,英法联军轻松攻取大沽口,直逼天津,迫使大清签订《天津条约》。

这一次,英法企图故技重施。

一方面,英法美三国公使继续与清交涉,另一方面,联军舰队继续做好一切进攻准备。

他们早已决定:不惜以武力来打开白河的大门,并继续向京城挺进!

大清的应对之策

大清确实缺乏外事经验,但也不是不长记性。

大清一面就《天津条约》中的一些条款继续与英法交涉,一面又深感“夷情反复,深恐其贪得无厌”,任命僧格林沁为钦差大臣,加强大沽口一带的防御。

清军重建了天津水师,并从广东、福建调大号舰艇来备战。

同时,大清重建了大沽炮台,由以前的4座增加到了6座,南岸3座,北岸2座,北岸石头缝地方添建1座炮台,以为后路策应。

各炮台配备了火炮60门,其中,1.2万斤大铜炮2门,1万斤大铜炮9门,5000斤铜炮2门,另有西洋铁炮24门。

而且,针对第一次大沽口之战时的教训,各炮围墙加固加厚加高,以增强对敌军舰炮的抵抗力,又筑堤墙,密布跑门枪眼,并挖掘深壕,以准备近战。

同时,在后方河身狭窄的双港,清军部署了兵马、火炮,构筑纵深防御体系。

最重要的是,大清对英法的老套路,做出了应对。

僧格林沁提出:如果对方只是1、2只船开进来,那咱们就“理论”;如果3、4只船进来,就要做好两手准备了;如果敌军闯入鸡心滩,那显然是来打仗的,开打吧!

同时,为了防止敌军提前侦知军情,给炮台营墙不露一人,各跑门都有炮帘遮挡,“白昼不见旗帜,夜间不闻更鼓”!

如此,清军做好准备,只待开战。

敌明我暗

由于僧格林沁的反侦察手段部署得当,到开战前,联军无法侦知清军部署。

不过,第一次大沽口之战前侦察的水文等情报仍在。

因此,狂妄的联军,仍然采取了与第一次大沽口之战时一样的部署:1、浅水舰艇驶入大沽口炮台上方河面;2、浅水舰艇配合深水舰艇摧毁炮台;3、陆陆部队攻取南北两岸炮台。

贺部“得意洋洋,神奇非凡”,“认为他已经胜券在握”。

6月25日拂晓,联军开始行动。

英舰“负鼠”在几艘炮艇的支持下,开始强行拆除障碍物。

僧格林沁下令守军“隐忍静伺”,暗中监视敌军,静静等待战机。

敌明我暗!战事朝着有利于清军的方向发展。

击败敌海军

在拆除第一道障碍物后,贺布下令旗舰“鸻鸟”号率领各舰跟进,并炮击两岸炮台。

僧格林沁下令掀开炮帘,猛烈还击。

由于清军炮台已经提前加厚围墙,敌军火炮的破坏“尚足抵御”。

同时,由于横锁海口的铁链阻滞,敌舰前进受阻,徘徊于南北炮台交叉火力之下!

“擒贼擒王”!

南北炮台守军集中火力,猛烈轰击敌军旗舰“鸻鸟”号。

贺布腰部受伤,只好该乘他船指挥作战。

不久,“鸻鸟”号被击毁,改舰40名水手仅1人跳水逃脱。

战至下午4时,联军舰艇损失惨重,多艘战船被击沉,贺布改乘的“鸬鰦”号也被击毁,他只好跑到法舰“迪歇拉”号上。

联军舰艇已基本失去战斗力。

击败敌陆战队

贺布还不甘心,他下令:登陆作战!

尽管英法留给大清最深刻的印象是“船坚炮利”,但事实上,由于训练有素,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在炮台作战中,英军刺刀的作用有时不在其“船坚炮利”之下。

既然你还是老套路,就依然在僧格林沁的预计之中!

由于清军炮火的攻击,联军登陆部队难以靠近浅滩,许多陆战队员跳入深水,使弹药受潮,不能用!

当登陆敌军在泥泞的滩头行军时,早已准备好的清军火器营抬枪队、鸟枪队进入阵地,朝敌军射击,北岸炮台也发炮助战!

联军不能前进,只能隐蔽,等待天黑。

天黑后,联军借着夜色掩护,伏地前进。

虽然火器已经落后,但是,火药毕竟是咱们发明的。逢年过节,如何让花炮照亮夜空?大清还是很有经验的。

大清发射火弹、喷筒,清军接着光亮射击敌军。

最后,敌军只有近百人抵达炮台下···遇到了深壕···

便桥太短,云梯被毁,联军彻底丧失了攻取炮台的能力。

半夜,联军撤退,又有不少人被清军射杀。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以清军胜利告终。

此战,是晚清外战中不多的亮点。

坦率地说,此战中,清军取胜最直接的原因是敌方将领的轻敌。

敌人以为清军不堪一击,以至于在对清军情况不掌握时便发起进攻,又在仅仅破坏一道障碍物,而障碍物没有完全清除的状况下仓促将主力投入我军夹击火力下,最后,又在海军无法提供支持,企图单纯靠陆战队解决战斗。

看来,从头到尾,敌人都认为大清会一触即溃!

如此轻敌,其失败不足为奇。

不过,无论战略、技术、战术,当时大清与列强都有明显差距。

因此,此后的第三次大沽口之战,清军惨败,而此后若干年,大清连战连败的局面并未改变。

所以,单纯从意义上说,此战意义不应过高估计。

不过,此战中,大清的一个经验,在今天仍很有借鉴意义。

如何应对“擦边球”挑衅?

大清在外战中,屡屡掌握不好“不可开衅,授人以柄”的度。

因此,敌人每每利用大清的软弱,在开战前就通过一系列“擦边球”,占据先机,掌握主动。

此战,僧格林沁做好反侦察的同时,明确了实施坚决反击的底线,因此,自战事一开始,便掌握了主动。

今天,无论是战场还是职场、商场,完全无视规则,一上来就直接欺凌的情况并不多见(除非一方实在太弱或一方十分轻敌),而通过杀机四伏的“擦边球”,在占据先手后再动手的情况十分常见。

要保持主动,就不可轻视“擦边球”的意义!

只有重视“擦边球”,学会灵活又不失原则地应对“擦边球”,才能将敌人的阴谋挫败于初始阶段,保证自己牢牢把握主动!

婚姻走势八字合婚旺夫女人十年大运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