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机翼为什么没像F22和T50一样有切边,影响隐身效果吗?

首先纠正题主一下这叫切尖。
在60~80年代设计的超音速战斗机中,常常会看到一个共同的现象,那就是尾翼翼尖呈三角形,像是被斜切掉了一块。例如俄罗斯米格-23~31、苏-27系列的的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1-25 20:44:43

21世纪前,研发制造的战斗机中,常有一个共同的现象,即尾翼翼尖呈三角形,貌似是被斜切掉了一块。

其中,以俄制战斗机最为明显,米格31、苏-27战斗机等,甚至切尖的垂尾,已经成为了俄制战斗机的外形标志;此现象,被称为尖削翼,或斜削翼、梯形翼等。

此举,相当于矩形翼的尖削比如果为1的话,那么靠近翼梢部分被斜截取了一部分,使得尖削比一般在0.3-0.5之间。

尖削翼的外形,与矩形翼比较,在结构上使翼弯曲的力减小,翼根部既宽又厚,由于容积大,承受的力大。

机翼是飞机的重要部件,其最主要作用是产生升力,同时也可在机翼内部,设置弹仓和燃油箱,在飞行中可存储隐藏起落架。

将机翼切尖,绝不是为了减轻重量,外形上也绝不美观,而是出于实际的气动需要;在实践中获知,切掉机翼翼尖,对改善战斗机的高速性能是有益的。

机翼切尖,适合强调超音速性能的战斗机上,F-22和苏-57这两款隐形战斗机,将各自的机翼切尖,正是出于这个考虑,能有效保证超音速巡航的效率。

作为一款隐形战斗机,歼-20机体的气动布局与F-22和苏-57这两款隐形战斗机完全不一样,采用了西方战斗机很少使用的。

歼-20不仅三角翼展弦比小,而且后掠角较大,在执行超音速巡航时,机翼位于马赫锥(当波源运动速度高于波速时,波面的包络面呈圆锥状)内。

由于歼-20隐形战斗机天生就具有超音速飞行阻力小的优点,又何必画蛇添足地去对机翼切尖,整块三角形机翼很好地与机体融合在一起,既减少了飞行时的空中阻力,同时又赋予了歼-20在所有隐形战斗机中最高的飞行速度。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