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初期,有人说希特勒军事嗅觉灵敏准确,后来为何短路了?

我是东斯坦因,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
希特勒与其说是军事嗅觉灵敏,倒不如说希特勒是个赌徒,喜欢孤注一掷,铤而走险的压上全部。这样虽说赢了可以全部通吃,赚到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利益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26 00:19:54

我是东斯坦因,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

希特勒与其说是军事嗅觉灵敏,倒不如说希特勒是个赌徒,喜欢孤注一掷,铤而走险的压上全部。这样虽说赢了可以全部通吃,赚到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利益,但一旦输了也将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甚至把德国也搭进去。

二战中,有一个地方最能体现希特勒的赌性,这个地方就是阿登森林。

纳粹德国占领波兰之后,就对西欧虎视眈眈,德国陆军总司令部随即开始制定代号为“黄色方案”的进攻计划。时任德国A集团军参谋长的曼施坦因提出:以阿登森林地带为突破口,实施主要突击。这是攻其不备、出奇制胜攻入法国,切断南北盟军之间的联系,分割合围英法联军,迅速灭亡法国。这个方案受到德国陆军高层的一致反对,要知道一旦德军无法及时突破阿登森林,等待德国的将是一场慢性自杀似的消耗战。

结果这次希特勒赢得盆满钵满,两个月内击败了法国,希特勒也走上了神坛。

而到了1944年,希特勒决定在西线准备一场决战,将美英赶回大西洋,扭转不利的战略形势。这场战役中,德国将集中优势兵力,迅速将盟军防御线突破。之后在强渡马斯河,夺取安特卫普港,将盟军补给切断,让盟军彻底分成两半,并让盟军进行第二次敦刻尔克撤退。等这一系列作战任务完成后,重点对付苏联。

而希特勒这场战役选择的突破口,还是阿登森林,没错这就是阿登战役。结果希特勒的如意算盘打空了。这一次希特勒输的很彻底,搭上了德国所有的战略预备队,德国再也没有翻盘的可能。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就立即秘密重整军备。

1935年,德国实行陆军普遍征兵制,并正式成立空军,接着又大造军舰和潜艇。

1936年,希特勒派兵占领了“凡尔赛和约”和“洛迦诺公约”明确规定的“非军事地带”莱茵兰

1938年3月,吞并奥地利;

1938年9月,“慕尼黑协定”签署:

1940年6月22日,法国投降。。。。。。。。。

随着希特勒在政治、外交、军事上的节节胜利,希特勒的赌徒心理越来越严重了,甚至可以说欲罢不能,他还想继续赢下去,赢得更多的利益。于是进攻苏联的议案又被希特勒提上了日程。

但这次希特勒失算了,苏联坚持了下来。之后希特勒就像输急眼的赌徒一样,为了翻本开始投入更多的本钱。而随着希特勒越输越多,希特勒也逐渐失去了一名合格政治家该有的冷静和沉着。

就到这里,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或者你们还有哪些补充,一起来探讨。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个赞,还有“关注”。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