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哪些外出旅游被骗的经历?

旅游的过程中,食,住,行,游,购,娱六样都与游客息息相关,一不小心,都会有被骗被蒙的可能!
在我旅游的经历当中,曾在用餐点单上出现同样的菜不一样的价位(两份点单)。同样的行程,不一样的旅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25 15:05:08

旅行在外,不管再怎么提防“被坑”也是难免的,有时候你“被坑”了也许自己还没发现。只能说出门在外的时候多个心眼儿。

在这里我们给大家分享一个自己在非洲“被坑”的一次经历。

几年前,我们去了趟非洲的索马里,因为局势不好,所以找了本地的向导,雇佣了一批安保保证安全。

我们还决定要办一张本地的电话卡,便于沟通使用。这事儿我们交给了安保队里的一个孩子,一是我们信任他,二是心想孩子没那么多心眼儿,但没想到是还是出事儿了。

电话卡拿到手上没多久,就感觉电话跟被贴上了电线杆儿似的,手机变得热闹非凡,开始收到一些陌生人的短信。

刚开始陌生人们都还很友好,只是打招呼,“China is very good”之类的。但是后来就不行了,有个号码在不停地给我们发信息。先说自己生活困难急需要钱,接着又说妻子病了需要治病等。

终于,最后这个号码的主人承认,自己就是我们安保队的,说他需要钱,自己也没有办法,他是被逼的,有人想跟我们谈谈。

为这事儿,我们找来了安保队长,问他怎么回事儿。

这队长也不隐瞒,很直接地说,这个地方的老大想找我们聊聊。

他的原话是“The king all of this place”,直译就是这地儿的土皇帝。他说那人就是这里的王,这里的一切他说了算。他还承认,那些短信就是“老K”让他发的。诚实人啊。

对如此坦诚的主儿,我还有点没辙。末了,对方颇为“诚恳”地告诫我们:“在哪个地方,就要听哪个地方的话。”

大概就是咱中国人的老话,“入乡随俗”的意思。

一番话下来,我们对这个“King”,还颇有些敬畏心。队长接下来的话直奔主题:“在这个地方,有时候呢钱就很好使,给点儿钱就能解决很多问题。”

人都这么诚恳了,我们也不绕弯子:“多少钱能解决问题啊?”

“你们要是主动给的话,十万美元就够了。”

“要是我们没有呢?”

“这样的话,如果你们从这个酒店出去了,被我们的人带走,那可就是一百万美元了。”

“……”

实在!这算是赤裸裸地威胁了吧?

梁红说:“这事儿,你得让我们想想。”

“OK!”这汉子很爽快,临走还主动跟大家一一握手。

虽然这次对话的主题有点儿严峻,但是从语气和礼节上来讲,总地来说,还算是一次友好的“谈判”。

感情是我们雇佣的安保队队长,在联合外面的势力对我们进行勒索呢,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人家直接来明枪明要了。我们当即找到向导,跟他说了这事儿。

向导很给力,迅速给我们换掉了安保队长,然后增加了一名民兵。这样我们的安保队伍也达到了13个人。

“人是换了,那他们还会来找我们麻烦吗?”梁红依然有些担心。

“会!”向导说,“你们不能在摩加迪沙多停留了,准备离开吧。”

前安保队长,明火执仗地一次勒索,让我们成行前的计划夭折。很多地方还没去,很多地方还没看到。性命大过天,计划必须变。

向导考虑一番后,打了一通电话,最后给我们定了个金蝉脱壳之计。

因为摩加迪沙没有固定的航班,只有一些私人航空的飞机出境,而且是一两周才飞一趟,所以我们不能马上走。三天后有一班飞机离开,那趟飞机就是我们逃离索马里的希望。

另外,我们不能在酒店退房,防止有人知道我们要走后去告密,对方没准会在路上设埋伏拦截。所以,接下来三天,我们照常在摩加迪沙活动,该逛逛,该歇歇。三天后,跟酒店说我们得开车去一趟索马里兰,咱不走,还得回来——我们当然得走,然后就直奔机场了。代价是要留下几包行李,给他们制造一个我们一定会回来的假象。

一切跟电影似的,刺激且危险。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