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不太认同马太效应,从历史的长远来看,没有一直富的人,同时也没有永远的穷人,贫富之间一直是在变化的,你比如说,中国有句古话叫“富不过三代”,这句话就很好地说明了问题。
话
马太效应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社会现象。
马太效应直接关系个人事业的成功和企业的发展,它为成功者走向更大的成功提供了方法,也为失败者超越失败指明了方向。
我们常常用“狗屎运”来形容一个人拥有非凡的运气,事事顺利越来越好。我们也会用来形容那些衰运气的人,仿佛他们就是一个小倒霉蛋,什么坏事都一起找上门。其实,这些都可以用现象来解释。
有一个朋友,近一段时间遭遇了巨大的人生变故——先是婚姻出现问题,刚把婚离了,工作上又屡遭排挤,与职称晋级无缘;后来生了一场大病,动了手术,整个人瘦得皮包骨头,直到现在还在恢复和观察中。
作为朋友,也只能默默陪伴,有时候安慰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她呢,当然是有理由抱怨、发牢骚,虽然也知道根本是没什么用处的。
在劝她的时候,我想到了马太效应。她问,什么是马太效应?我让她自己去查。或许,她通过亲自去了解这些知识,能够找到宽慰自己的路。对于已然毫无可能改变的坏事不断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实,先接受再试着改变,用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切断马太效应在身上不断发生的连锁反应。
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态度。在巨大的灾难和莫测的命运面前,知道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不让自己陷入到自怨自艾的深渊里爬不出来,这也许是处于焦虑和苦难中的人迈出自救的第一步。
在同一个单位上班,有的人闲死有的人忙死,这也可以用马太效应解释——工作量越大,领导给你安排的活越多;越是清闲的人,好像变成了透明人,活都绕着他走。
且不论被剥夺者是否开心(想必大多是开心的,甚至是费劲心思情愿被剥夺的),单说这种工作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现象,对体制内的人来说,根本就是在打击人的工作积极性——既然拿着一样的工资,凭什么别人啥都不干,有的人就要累成狗?
怨言归怨言,好在我找到了理论支持,稍安勿躁。所以说,该死的不是业务精熟、会的多的人,该死的是工作中的马太效应,以及那些助纣为虐、滋生这种恶性环境的土壤。
除了依靠自己的能力和认知,我想不出还有什么力量能完成这种痛苦的蜕变。毕竟,生活中总有一些被称之为命运的东西是我们不能掌控的。
每个成功人士在获得成就之前,都会经历种种的磨难,只要坚持不放弃,克服了困难才能享受现在的成绩。万事开头难,当你处处碰壁的时候,不要把它当做是一种苦难,而是一次挑战,转换心态去面对未知的恐惧。
人们若想拥有光明的未来,唯一能够依靠的只有自己,因此对于自己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要知道自己生活的目标是什么,当一个人拥有去努力的目标时,越被打压,就会越反抗,越坚强,因为这样才能证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