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曾经是负责的官员、尽职的谋士、拼命的武将,也是步步艰辛爬上来的!但这家伙天生聪慧,富有进取及反叛精神,当上司的驭力不足时,他的狼性便会狰狞!曹操时代,他还是个渴望成名的
史载,司马懿字仲达,河内温县人(今河南温县)人氏。西晋建立后,他被追谥为宣皇帝。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黄巾蜂起,天下大乱。河内世家子弟司马懿夙怀济世救国的远大志向。
建安六年(201年),雄才大略的曹操借讨黄巾、伐董卓乘势崛起,已官至司空,他闻听河内“司马八达”之一的司马懿才具过人,抱负不凡,想征召他出山为自己所用。司马懿已经觉察到汉朝气数衰微,社稷坍塌只在朝夕之间,不愿屈身侍奉曹操。他借口自己患有严重的风湿病,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拒绝征召。
曹操不信,派一名武士假装刺客深夜前去行刺,好一探真伪。司马懿发现窗外有黑影闪过,心知有人前来行刺,他料到这人是曹操所遣,于是一动不动地躺在榻上。曹操信以为真,遂不再勉强他。
后来,曹操担任丞相,他再次征召司马懿出山为己效力,想任他为文学掾。这一次,曹操态度很坚决,对派去的官员说:“如果司马懿又找借口拒绝出仕,就把他抓来见我”。司马懿有些害怕,只好应召出来就职。
曹操虽然请司马懿出山为官,但一直对他有所猜忌与防范,并未加以重用。到曹丕即位,对司马懿很是倚重,他成了朝廷重臣。魏文帝曹丕篡汉后七年死去。由他的儿子曹睿继位,是为魏明帝。司马懿和大将军曹真一起受命辅佐魏明帝曹睿。
据历史记载,魏明帝骄奢淫逸,行为举止很是荒诞,魏国的基业就从他的手里开始崩坏。他在位执政十三年。他死的时候,魏国刚刚建立二十年。魏国的政局就在这段时期内起了显著的变化。
魏明帝在位期间,本是文官的司马懿开始逐渐带起兵来。他曾统帅魏军,西抗巴蜀,北平辽东。在长期的东征西讨中,他逐渐掌握了曹魏的军事大权。
那么,战功赫赫、老谋深算的司马懿为什么不在军权在握的情况下取代荒淫奢侈的魏明帝曹睿?为何还要韬光养晦、卧床装病那么久?等到齐王曹芳即位十年后才发动“高平陵事变”诛灭曹爽势力呢?难道他很害怕魏明帝吗?
原来曹睿即位后,大将军曹真(曹操养子)受命辅政。曹真这人很有些本事,他出身“虎豹骑”,文武兼具,曾率军大破羌胡联军、围攻江陵时大败吴将丁盛、抵御过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并挫败过赵云、诸葛亮。魏明帝曹睿即位后,他被拜为大将军,赐爵邵陵侯。曹真大权在握,位极人臣,还有曹休、钟繇、华歆、陈群、王朗等能臣相助,身为骠骑大将军的司马懿哪敢轻举妄动?
魏明帝曹睿继位时年已23岁,他上位早期还是颇有一番作为的,曾经指挥曹真、司马懿等人多次成功的击退了蜀汉和东吴的进攻,且挥兵征服了鲜卑,平定了辽东,也算有所建树。司马懿即便久蓄异志,包藏祸心,在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他是绝不会铤而走险的。
魏明帝统治中后期,开始大兴土木营造宫室,耽于享乐。司马懿开始逐渐攫取兵权,暗中积蓄实力。
文献记载过这样一件事:魏明帝景初三年(240年),司马懿率军征讨辽东公孙渊至襄平(今辽宁辽阳)时,一夜梦见魏明帝曹睿用头枕着他的膝盖说:“看我的脸”。司马懿低头一看,只见明帝表情诡异,脸色不同往常,心中不由得感到一阵阵厌恶,同时还有心悸的感觉。惊醒后,他有了不祥的预感。
在此之前,朝廷曾经诏令司马懿抄近路,赶到关中镇守。不久,又有诏书令他立刻回朝。
三日之内,他五次接诏。其中还有一封是魏明帝的手诏,催促他速速回京。司马懿大惊,于是他昼夜兼程,很快就赶到了。原来魏明帝已经病危,他委托司马懿和已故大将军曹真的儿子曹爽共同受诏,辅佐八岁的小皇帝曹芳。这样,就形成了曹氏与司马氏两大政治势力。
曹爽年轻,没有战功,起初他对屡建奇功的老臣司马懿还是很敬畏的。后来,受人怂恿、撺掇,同时他也想扩张自己的势力,就设计削夺司马懿的军权,给他授了个位尊但无权的太傅头衔,让他去做小皇帝曹芳的老师。
老谋深算的司马懿见曹爽炙手可热,势焰熏天,就假装辞去官职,称病不朝,并在曹爽派来探视的人面前,装出一副耳聋眼花、病入膏肓、不久就会死去的样子,让曹爽放松了对他的警惕。他装病竟然装了十年,这可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魏齐王正始十年(249年)正月,小皇帝曹芳前去明帝陵祭祀,曹爽兄弟和其亲信大臣全部陪同前往。一直装病卧床的司马懿闻讯一跃而起,突然发动了政变。
他假借郭太后的命令封闭了洛阳四门,并让党羽去接管了曹爽的军队,还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去掌控住禁军。然后以太后的名义发出一份奏折给少帝曹芳,命他罢免曹爽兄弟的职位。
大司农桓范劝曹爽挟持少帝前往许昌,然后以皇帝的名义令四方精兵讨伐司马懿。可曹爽首鼠两端,犹豫不决,司马懿派使者前来,承诺只要曹爽投降就可以保全其身家性命和官职爵位。
曹爽最后决定投降,司马懿软禁了他一段时间,后将其一举诛杀,并灭其三族。他一不做二不休,将曹氏兄弟的亲信党羽何晏、丁谧、毕轨、邓飚、桓范、李胜等人一并逮捕处决。这次事件,史称“高平陵事变”。
高平陵事变后,曹魏宗室相继凋零,气象衰微,司马氏专权。曹魏政权逐渐被司马氏取代,为日后司马昭、司马炎篡魏建晋奠定了基础。
史载,司马懿外宽内忌,精于权术,曹操早已觉察到他有称雄称霸的野心,曾告诫太子曹丕道:“司马懿不是甘做臣仆之人,将来一定会干预曹家大事”。但曹丕素来与司马懿亲善,于是每每替其说好话、打圆场。故此司马懿方能消灾避祸。
从此司马懿更加小心谨慎,不敢稍有懈怠。因此,曹操也渐渐对他放心。然而到曹魏明帝发兵征伐公孙渊时,司马懿嗜血残暴的本性已经暴露无遗。诛曹爽时,大凡他的亲信都被屠戮一空,还要株连三族。不久,他竟然篡夺了曹魏政权,为三国归晋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成了三国纷争的最大赢家。
【插图源于网络】
【写作不易 严禁剽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