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国务院发令民办幼儿园一律不准上市,红黄蓝10分钟暴跌60%?

个人认为“入园难”和“入园贵”是当前最突出的两个幼教、幼托领域社会矛盾,而这两个矛盾间既有关联,又有差异,必须综合性通盘考量。
在一些地方尤其大中城市,所谓“入园难”其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5 20:29:26

个人认为“入园难”和“入园贵”是当前最突出的两个幼教、幼托领域社会矛盾,而这两个矛盾间既有关联,又有差异,必须综合性通盘考量。

在一些地方尤其大中城市,所谓“入园难”其实是“入公立园和平价园难”,入高价的商业园其实并非那么难,供需矛盾的症结,主要在于广大工薪阶层最急需、能负担得起的幼儿园资源相对短缺,而不是幼儿园资源的绝对短缺,在这些地方,学前教育规范深化的关键,是采取有力措施,提供充分、可负担的平价优质幼儿园资源,其途径包括动用国家财政创办更多公立园、鼓励区内有条件的企业自办幼儿园,以及规范、调动民办资源创办符合要求的幼儿园。

而在中小城市和农村,许多地方的“入园难”则是绝对幼教、幼托资源缺乏,不论公立园、私立园资源都不足,即“有钱也找不到幼儿园可上”。对于这些地方,学前教育规范的关键,是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满足社会相关需要,同时加强规范管理,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政策倾斜和扶持。

将民办园和资本市场切割,有助于减少资本、尤其杠杆对幼教领域的冲击,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和规范。

但于此同时必须认识到,当前社会在这一领域最突出的矛盾,仍是幼教资源的绝对和相对缺口,而要填补这一缺口就必须统筹兼顾、多头并举,规范商业幼教的资金来源当然十分必要,但于此同时必须做好配套工作,包括公办或公益性平价幼儿园资源的充足供给,以及符合规范、要求民办园(包括商业的和公益性的)的正当“生存空间”。总之,一切应以社会、公众利益最大化为原则。

当前国家的政策已从“控制生育”转为“适当鼓励生育”,这在当前中国特殊国情下,就形成了“充分就业”和“二胎化家庭”间的矛盾,既要确保女性充分就业的权利和需要,又要满足二胎化的要求,这就对幼教、幼托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幼儿园位置不足、价格难以负担,许多工薪家庭就会陷于“做全职妈妈则收入下降,找幼儿园则负担不起且一位难求”的两难,对此有关方面必须予以充分重视并对症下药。

一句题外话,在当今大中城市里,对于广大双职工家庭,“幼托”比“幼教”更重要,父母更需要“早上上班顺路送,晚上下班顺路接”的全日制幼儿园,而不是那种不接地气的、“这个月只开上午下个月只开下午”的“半日制幼儿园”——那样真的没法安心上班。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