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袁绍打败曹操,袁绍多半会称帝,并且很可能统一全国。
为什么呢?因为袁绍代表着当时大士族的普遍利益。
曹操拿下邺城之后,还曾经出现了当地人怀念袁绍恩情的事情,这些因为袁绍
如果袁绍打败曹操,袁绍多半会称帝,并且很可能统一全国。
为什么呢?因为袁绍代表着当时大士族的普遍利益。
曹操拿下邺城之后,还曾经出现了当地人怀念袁绍恩情的事情,这些因为袁绍在他的四州,对士族来说是相当宽松的。他跟士族的关系绝对要超过曹操。
这当然跟袁绍本身是士家大族有关,他们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他出来创业,韩馥直接把地盘让给了他。士族名士一开始都投奔的袁绍,比如许攸,郭嘉这些人,一开始投的都是袁绍,而非曹操。
那在官渡之战,曹操打败袁绍之后,起获了大量跟袁绍私通的信件,说明,曹操阵营的人也做了两手准备,准备一旦有变,就投靠袁绍的。
袁绍的声望自然远在曹操之上,他如果胜了。北方平定,搞不好,人家忙着称帝,对南方的孙氏会采取招抚,而不是直接进攻。赤壁之败也可以避免了。
那袁绍为什么败了呢?其实不是人心之败,而是军事失败,大家总讲得人心者得天下,这没错,但其实,人心也需要军事力量去控制的,曹操能得人心吗?能,但并不比袁绍强,一个例子,杀边让,陈宫反,屠徐州,天下恶。曹操怎么可能得天下的人心,他其实就是能力太强,靠着强大的军事能力控制了一切。
靠威权,有其好处,也有其坏处,就是天下诸侯基本没有投降的,他必须靠自己的军事能力,靠自己的威权,一个个把人家打服,没有一个人是他不亮拳头,人家就服他的。马超反了,孙权最终关头,还是决定跟他拼了,荆州是降了,但只降了一半,另一半跟着刘备还是反了。
所以,曹操喊着要以暴制暴,以战争带来和平,但事实上,他的这个理念并没有得到天下人的认同。这也是他最终没成统一天下的重要原因。
现在,曹粉太多,不仅仅恢复了英雄的待遇,差点要封圣了,这可能也是一种矫枉过正吧。
而袁绍,一个失败的英雄,成王败寇,他一失败,别人就忘了,他曾经也是意气丰发的侠气之人。曹操刺董这样的事有人信,袁绍拱刀辞董的事就没人记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