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在土木之变被俘虏后,为何还能回京?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宣宗朱瞻基的长子,明宪宗朱见深的父亲,是明朝第6任、第8任皇帝,9岁登基,37岁去世。
朱瞻基从小就十分聪明和懂事,深得祖父朱棣和父亲朱高炽的喜爱,朱高炽长的肥胖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5 08:00:34

您好,我来回答一下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英宗皇帝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仓促率领五十万明军北上征讨瓦剌,却惨遭失利,明军损失过半,英宗皇帝都被瓦剌俘虏。

在中国历史上敌国皇帝被俘虏,很难再想安然返回朝堂

明英宗在土木之变被俘虏后,可以返回京城有几点原因

有一下几点主要原因

虽然明朝皇帝被俘了,但是大明王朝并没有因为皇帝被俘虏而因此而崩溃

朝廷在于谦、王直等一批老臣的努力下迅速稳固下来。瓦剌部首领也先本想挟天子以令明朝,但是明朝迅速立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钰为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这样在最大程度上削弱了英宗的政治影响力。比如,当也先挟持明英宗南下大同,企图利用英宗的身份令大同守将不战而降时,守将郭登却说:“仰赖天地祖宗之灵,国家有了皇帝”。意思就是说国家已经有了新皇帝了,也先你挟持的只是太上皇,而我只奉皇帝的命令。因此,此时的英宗皇帝已经失去了他最大的政治光环——皇帝的身份

第二,瓦剌部在明军的反击下,损失惨重,不得不送回英宗,换取和平。也先本想趁着俘虏明帝的良机,拿下明朝的京师,但是谁曾想却在北京城下遭到惨败,失去大将数人,损失惨重。此战过后,也先威望下降,瓦剌内部失和。因此也先不得不首先与明朝议和,好腾出手来先处理内部问题。后来他也是这样做的。先后击败脱脱不花、阿噶巴尔济,自立为汗。当然要想与明朝议和,就不得不送回被俘的英宗。

最后的一点就是还有一个人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个人就是瓦剌部首领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伯颜帖木儿这个人很有远见,当英宗刚被俘时,瓦剌高层纷纷要求将他处死,但是伯颜帖木儿站出来说:“杀掉他太可惜了,不如留做人质”。

里面有极其复杂的政治因素在里面,只是简单的回答一下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