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涉及疫苗案的A股公司长生生物要被ST了,明天起,它要改名叫“ST长生”了。
这家公司为自己之前的行为付出了代价,但我今天想聊的是另一件事:
借着疫苗案的热度,一个前律师张凯,
写文字赚钱,无可厚非,多少钱,哪怕是一千万都是打赏的人心甘情愿。
很多人诟病的,除了更换二维码,无非是对方文章中曾经含糊不清的表达自己是公益律师,略带写的比较像,自己的律师证没过年检是因为疫苗案的原因。
但是事实上,他是因为其他案子
甚至当时还上电视认错,爆出过当总统的惊人语录
这事已经过去,我不多做评价,每个人都有自己看法,说出来是为了理清楚这件事。
个人认为,打赏,更换二维码也好,是不是用来捐款也好,只要是打赏的人心甘情愿,那么就无可厚非。重要的是自愿。
但是律师证没有年检,以张凯律师身份写文,会有一定的风险性,毕竟我国这块规定很严格,不是律师,是绝对不能用这个身份的。
目前微信还没有解释原因,所以我只能猜测有这个可能性。
另外也希望大家多关注下哪些写调查报道记者的文章,类似新京报的《剥洋葱》,一直做深度调查,但是订阅其实很低,
类似《棱镜》团队专门深入长生生物做实地走访调查后写出来的《造假不断,6年销售上亿支,长生生物疫苗流通链调查》,明明非常有料,但是据说当时48小时后,阅读量却还没到十万。
一般来说深度报道,由于是严肃新闻,会非常的客观而理性,受众阅读习惯会偏爱一些带情绪的直白煽情。
但是我个人认为,他们也不应该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