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同样被俘,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最后被瓦剌释放,而靖康之变,宋徽宗父子却被金国囚禁到死?

在中国历史上的几百个皇帝中,曾有几个皇帝有被俘的遭遇。
更有甚者,同样被敌军俘虏,他们的待遇也有差别。
相比于宋徽宗和宋钦宗两个皇帝来说,在土木堡之变之后被俘虏的明英宗,显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28 14:50:56

在中国历史上的几百个皇帝中,曾有几个皇帝有被俘的遭遇。

更有甚者,同样被敌军俘虏,他们的待遇也有差别。

相比于宋徽宗和宋钦宗两个皇帝来说,在土木堡之变之后被俘虏的明英宗,显然更幸运一些。

这份幸运主要表现在,土木堡之变发生之后被敌方俘虏的宋英宗并没有受辱,敌方对他还比较优待。

而宋徽、钦二帝则不同,他们在被金兵俘虏之后,都遭到了难以忍受的侮辱。

而这主要取决于皇帝身份的含金量。

有后盾就不一样

明英宗虽然被俘,但是明朝依然存在。

作为当时中原地区最为庞大的一个国家,俘虏了他的少数民族首领并不敢肆意侮辱他,此时的明朝就是明英宗背后的一份强有力的后盾。

与之相对,宋徽宗和宋钦宗在被俘虏之后,整个北宋也随之走向灭亡。

作为亡国之君,这两个皇帝自然不会得到敌方的任何优待。毕竟,在打败一个皇帝和一个国家之时,肆意地侮辱曾经高高在上的统治者,是敌人炫耀成就的一种方式。

两批皇帝身份的不同是造成其在被俘虏之后待遇不同的主要原因。

皇帝被俘对明朝来说,风险可控

导致明英宗被俘的战争是土木堡战争,这次战争的起点来自于瓦剌军队地一再挑衅。

正统十四年6月,瓦剌军队入侵了明朝的边境地区。当时正值雄心壮志的明英宗无所事事,所以得此消息之后,过分自信的明英宗立即决定和王振共同出征。

在此次御驾亲征过程中,明英宗率领了20万的军队。

事实上,在此次战争中,明英宗本可以坐镇军队后方,安然无恙地等到战争结束返回京都,他却偏偏选择亲自上阵。

明朝由于战略措施的失误惨败,且明朝军队的伤亡过半,明英宗也在混乱的战争中被敌方所俘虏。

一国之主被敌方俘虏确实是一件有负面影响的事,但对于当时的明朝来说,并不致命。

为防止混乱情况的发生,明代宗更是迅速登基。

也就是说,虽然瓦剌俘虏了明英宗,但明朝遭遇的损失依然在可控范围之内,并不严重。

其次,明朝与瓦剌之间都有一个共同的意识——明英宗是双方谈判过程中的重要筹码。

也就是说,明英宗的被俘其实是给了瓦剌一个勒索钱财的机会。

对于当时的瓦剌来说,明英宗并不像是一个俘虏,更像是一颗摇钱树。有了这颗“摇钱树”,他们就可以向明朝进行勒索。

明确了这个定位之后,瓦剌对于明英宗就不会过分苛刻,虽然明英宗在瓦剌的这些日子里并不会得到优越地对待,但他们也绝不会去肆意地侮辱他。

北宋不在了,皇帝的处置岂不是随意

宋徽宗和宋钦宗并不是在战争中被俘虏的。

公元1127年,金兵势如破竹地南下导致了宋徽、钦二帝被俘,同时也导致了北宋的最终灭亡。

据说,此次事件也是在古代历史上被人铭记地最为惨烈的灭国之祸。

据记载,北宋皇帝被俘以及北宋灭亡之后,所有的北宋皇族成员都被押送到了敌军境内。

宋徽宗则落得一个死无葬身之处的下场,宋钦宗被乱马践踏致死,这两位算是得到了史上最为惨烈的帝王结局。

不论是瓦剌还是金军,他们在俘虏到敌方皇帝之时,都会做两手准备。

对于他们来说,抓到了皇帝,就相当于握住了这个国家的重要把柄,如果可以顺势灭掉整个国家的话,那么,怎样处理这个皇帝就成为了随心之事。

如果在此后的交锋中惨遭失败的话,这个皇帝也可以成为自己的退路。

这样即使最后会战败,那他们也能够用皇帝做砝码得到一定的补偿,不管怎样,这都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事情。

结语

两批皇帝待遇不同的主要原因,则主要归结于他们被俘之后,自己原有国家的命运差别。

瓦剌军队虽然通过此次战争的胜利而俘虏了明英宗,但在之后的战争中,他们却没有足够的实力与明朝进行对抗,所以他们才会选择稍稍地优待明英宗。

除了获取利益之外,他们也同样害怕怕受到明朝的疯狂报复。

而金兵在俘虏皇帝之后,则是一鼓作气地拿下了整个北宋,这就导致原来可以作为筹码的皇帝彻底失去了利用价值。

那么,如何对待这两位曾经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就成为了一件可以随心所欲的事情。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