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如何走下去?这个问题我来说道说道。
从证券投资入门,然后到私募公司,我在这个行业也已经混迹十几年了。私募行业,在外人看来可能比较高大上,但行业内的人都知道,光鲜的只
私募基金管理不等于炒股
股票市场投资大概两条道路
一,资产性收入。靠价值驱动。靠优质标的的资产配资投资组合长期趋势获利。
二,劳动性收入。博弈型操作。不断的挑个股,换票,再换票,一波一波。靠技术,靠盘感,靠眼光,拼个人能力。割别人韭菜,尽量别被人割。
两种方式都有佼佼者。但是第二种太难练,在中国特色的股市,多少朝圣者都被包了韭菜饺子。我所知道的高手,需要在集合竞价到开盘的十五分钟内确定要买的股票,一分钟内可以决定一两千万单子敲进去,尤其敢于在尾盘跌停板横扫筹码,次日集合竞价全部清仓,满仓赚小几个点,从买到走持股交易时间不超过十分钟。这种盘感,胆量,眼光,知识储备,对市场细节的理解,和综合决策能力,没人能教你。学都学不会。这个场子里聪明人太多,墙头草太多,大骗子骗小骗子,击鼓传雷,飞蛾扑火。就像石头剪子布,猜拳,麻将斗地主。一亿五千万人在比赛,你能排在第几名?
股神的职业生涯年平均回报率才20%左右。
基金管理不等于炒股
散户和游资的玩法,在大资金体量下,会全部失效,容量和对手方才是核心。基金管理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基于投资组合,求平均收益。不是一只个股赚翻天,然后再换一只如法炮制。而大多数人是基于巨大诱惑做决策的。
优质的上市公司是前提,为了避免踩雷,把优质的上市公司股票做成投资组合,而教科书告诉我们,一个股票的投资组合,最少不低于30只股票。为什么ETF基金都是50,100,300,500支票,就是这个原因。而《原则》的作者雷达利奥的桥水基金50%以上的持仓都是ETF。他要的就是历史的趋势。股神巴菲特也是这个逻辑,他可是本杰明格雷厄母的门徒。
投资者的情绪会导致价格围绕价值剧烈波动
如果价值趋势是长期向上的比如美股和中国地产,随你什么时间进场,拿的住票憋的住尿就可以了
如果价值趋势是长期向下的,比如股灾以来的创业板和底特律房地产,那你就躺着等死吧
只有价值才能穿越时间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