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批互联网大佬,反复提及“基因论”,到底是基因论还是市场论?
吴军公开看衰百度,称已经没有希望,没人可以救!
吴军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就公开不看好百度,称百度已经没有任何希望了
吴军老师的话是说的挺狠,不过确实又接地气,又精准。而且在节目中也点评了腾讯、苹果、谷歌等公司,给的评价褒贬不一,但都有理有据。
原文大意是“百度七、八年前起就已经是处于僵化的公司;百度的2号人物永远是离职的;很多技术都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移动互联网时代完成落伍;陆奇都救不了百度,就没人救的了他了,这家公司基本上不属于我们平时关注的对像了”。
体制僵化
体制僵化是很多大公司都无法避免的,百度一定不算里面最差的,但足以使百度从BAT中掉队了。互联网公司的节奏比传统公司快的多,所以在互联网公司中跑的不快,就是退步了。
2号人物离职好像走马灯
互联网公司高管离职不少,但2号人物、3号人物更换这个么频繁的巨头公司确实少见了。先是太子李明远,内部曾一度传言李明远为百度接班人,后来惨淡收场;然后是被寄与厚望的陆奇,虽然在职期间百度有了很大改善,最后仍然功败垂成;最后是向海龙,十四年大管家的离开,说明了百度的决定,但是有时只有决心往往是不够的。
技术总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早些年百度的技术优势,已经慢慢被阿里的取代了,究其原因:一是技术没有形成足够的壁垒,二是只有技术没有场景。如人脸识别,很早百度就用到了自己公司的闸机上,而人脸支付还是率先在阿里的体系内实现;无人驾驶也是百度启动最早,但慢慢已经看不到明显优势了。
移动互联网的落伍
搜索是个被动需求,天花板就在那里,不会有人用搜索来打发时间。这就是为什么百度搜索仍是江湖老大,却难掩颓势。而资讯的天花板只与用户的总时间有关,没有产品的天花板,这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上网时间大大延长后今日头条做起来的原因。
总体来说,以前百度员工的身份对百度的感情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要说起前途,却实是翻盘不易,吴军说的是大致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