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农村长大的,对农村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观念和想法有很深的认识和理解。夏天中午不允许小孩出去,有如下几个原因:
1.农村的小孩容易乱跑、打闹,夏天中午温度最高,怕小孩出去乱
您好,感谢您的邀请!我是高级育婴师、母婴KOL福林妈咪,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
为什么正午不让孩子出去呢?因为不安全!
在我小的时候,农村的生活特别规律:早上起得早,吃完午饭之后就午休。午休一般睡的都比较沉,一上午没关过的门也锁上了,有人来要叫门。
午休的时候真的算是万籁俱寂,只有蝉鸣声。
在这种氛围下,大人自然不允许孩子出门乱跑,怕出事儿。
1、怕拐卖孩子的
大人都在休息,街上没啥人,也没摄像头。孩子这时候在外面乱跑,哪个家长能放心啊。
万一有拐卖小孩的,把孩子骗走或绑走,连个发现的人都没有。
等父母再知道消息,就错过了找孩子的时机了。
2、怕有坏人
小时候去邻村玩,父母都会强调:别自己回来,到时候我们去接你。
因为路上会路过玉米地,大人怕孩子出事儿,通常都会告诫孩子不要单独从里面走。
就算现在有了大马路,走起来也还是不安全。
农村经常会有取人体内脏的传闻。很多大人自己,在正午和夜里都不敢独自从玉米地里过。
而孩子不懂啊,他们就喜欢上天下地的到处跑,觉得外面没危险。
大人只好约束孩子,在正午不要出门。
3、怕孩子去河里玩
每年暑假前,学校都要开会说去河边游泳的事情。
每年也都会有“XX村XX家的孩子,去河里游泳,就没回来。”
大人起得早,忙了一上午,都累得不行,大部分都在睡觉。
万一孩子出点事,能救孩子的只有跟他一起去的其他小孩……
这让父母想想,都觉得接受不了。
4、怕孩子太累
小孩子精力旺盛,特别是在玩儿的时候,东跑西窜一整天都不觉得累,兴奋的不行。
但是父母觉得你个小孩子,这么跑一上午,该多累啊。长身体的时候,该休息就要休息。
正午想睡觉的时候,父母能睡个好觉,他们自己也很开心。为什么还要把孩子强压在家里闹腾,可不就是为了孩子安全着想嘛!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关注@福林妈咪,每天为您推荐落地实用的育儿知识,陪伴孩子一起健康快乐的成长。(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