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炊者不立”,是说烧火做饭之人,不会站着。因为“炊者”的工作是把火烧好,就要蹲着,不断向灶膛内吹气。这时候站着,就无法把饭菜做好。也即是说,行为如果与目的不相契合,就会很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隐藏着非常深的道理。下面我来尝试回答,愿与大家共同探讨交流。
第一,要了解炊者不立的出处。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四章,原来的意思是说烧火做饭的人,不能站着。因为烧火做饭人的工作目的是把火烧好,掌握好火候,把饭菜做熟,让饭菜可口,因此就必须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炉灶之内,所以只能蹲着,并且不断向灶膛内吹气,以便火能够烧得很旺。如果烧饭的人站着就没有办法控制火候,也就不可能把饭菜做好。
第二,要弄清炊者不立的真正含义。老子用生活中鲜活的事例来说明行为人如果与目的不相契合,就会显得非常多余,就会做很多无用功,因此就会浪费许多不必要的时间、财富和精力。老子用“炊者不立”这句话, 来讽刺春秋时期为政者身居高位,本应该心怀天下,造福苍生,事实上却有着太多与官爵尊位不符的行为,概括来讲就是自我尊崇、自我炫耀、自我鼓吹和自我矜恃。为官者为谋私利,争斗不休,乃至组成各自的利益集团,相互讨伐,造成社会的动荡和国家的战乱。老子本身,受周王室公子朝的排挤和攻击,先后两次被迫辞职,报国之心备受打击,终于心灰意冷,西行出关,前往秦国和昆仑,途径函谷关,受关令尹喜所托,才有了《德道经》五千余言。
第三,炊者不立给我们什么启示。老子的这句话经历过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到现在也非常有用。纵观当今社会,一些人总是做一些不该做的事,说一些不该说的话,该做的反而做不好。而少数为官者,整天考虑的不是黎民百姓,而是自己的官职地位,在其位而不谋其政,这是非常可怕的,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新时代,新观念,新作为,新梦想。我们应当立足当下,恪尽职守,尽心尽力做好分内的事情,当官的更要心系群众,关心他们的疾苦,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一件一件地把事情做得完美,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才能够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