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农村老人会在快去世的时候,自己穿上孝衣,这其中有什么说法吗?

这个没有什么说法,但是,这里面有农村的一种丧葬习俗。
老人去世,需要换寿衣,那么,谁来换?
这个各地习惯应该不一样,黑嫂在这里只说我们这边的。
在我们这边,老人去世后第一时间并不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24 06:01:48

这种风俗,现在已经很少了。上个世纪50年代以前,人老了都要提前做好棺材,准备好寿衣。有些老人在快去世的时候还要自己穿上寿衣。

提前做好棺材,人过六十,儿女们一般都好提前为老人做好棺材。俗话说”六十望棺”,本意是当时人的寿命比较短,人到六十,离死就不远了。而在农村的风俗中,也有为儿女后代”望官””望财”的含义。为什么要提前做好呢?这是三个原因,一是农村人朴实节儉,认为只有自己做的既结实,花钱又少。二是精工细做,当时都是手工操作,做一个棺材需要好几天时间。临时做怕来不及。三是,做好以后老人亲自看到,心里感到满意踏实,反而能多活些时间。当时农村好的棺材,多数由柏木制做。板材厚度3寸以上,做好以后只上底漆,待使用时再刷红漆。

提前做好寿衣,人过七十就要提前做好寿衣。一般都是里里外外一茬新,从内衣,上衣,裤子,鞋袜,帽子,袍子,那时侯外衣一般都用绸缎,缎子上衣,湖绸袍子。寿衣农村也是自己做,很少去寿衣店买,家里的妇女们好几个人也要做好几天。提前做好寿衣,也是为了老人高兴踏实,多活几年。当然也怕来不及。

王老汉60岁儿子们就准备了上好的柏木棺材。老汉心里很满意,放在自家的南屋里,每年夏天老汉都要在棺材顶上睡几天。过了七十,儿女们又为老汉准备好了寿衣,比当新郎时穿得还好。老汉把寿衣包好放在衣柜的最上层,每年都要检查好次,又怕受潮又怕鼠咬。王老汉过完84岁生日,觉得身体大不如前。这天他把两个儿子叫到跟前,跟他们说,我这些天老是梦见死去的亲人,还有梦中你妈妈也常来叫我,恐怕活不了几天了。果然,苐三天晚上,王老汉穿好寿衣,安安静静地死去了。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