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小说中的智障桥段,突然就想起了《大秦帝国》中安排秦宣太后自刑殉国的奇葩桥段。
剧情是这样的,阏与之战因为秦宣太后坚决主战,但秦军却在阏与败给了赵军,于是宣太后自杀以
说到小说中的智障桥段,突然就想起了《大秦帝国》中安排秦宣太后自刑殉国的奇葩桥段。
剧情是这样的,阏与之战因为秦宣太后坚决主战,但秦军却在阏与败给了赵军,于是宣太后自杀以谢秦国。
另外,孙皓晖在宣太后自杀的剧情上,还搞了历史穿越,这里宣太后提议出兵赵国,是因为她认为赵国灭中山,主力调动以及赵武灵王不在,想要乘虚而入。然而历史上这两战差了多久呢?赵灭中山发生在秦昭王九年,而秦赵阏与之战发生在秦昭王三十八年,两场差了三十年的战争竟然能凑到一起。同时,历史上的宣太后是活到了秦昭王四十二年。
这里分析一下,为了孙皓晖要搞出这种奇葩剧情,其实对他稍有了解就知道,这货是商鞅和秦国的狂热粉丝,他心目中的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已经跨越了两千多年,全面进入了法治社会,既然是法治社会,那当然在律法之下,人人都平等,于是为了表现他心中这个虚幻的秦国,搞了一出宣太后自刑殉国,但现实是,法家的法是为君王服务的,古代君王采用法家,是为了增强国力并且加强自身统治,所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也就是说说罢了,秦惠王当太子的时候犯了法,商鞅的处理方式是,让秦惠王的老师代替他受刑。太子尚且不可能受刑,何况地位更高,并且掌握实权的宣太后呢?
说白了,孙皓晖就是想进一步夸大商鞅变法的效果,然后表现手法着实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