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得精神疾病的人数会多吗?比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等,为什么?
不该是疫情过后,就是在此时,相信,这些疾病的发病也在上升阶段。
此次疫情,从严重程度来说,可以称呼其为“重大灾难”
疫情过后,得精神疾病的人数会多吗?比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等,为什么?
不该是疫情过后,就是在此时,相信,这些疾病的发病也在上升阶段。
此次疫情,从严重程度来说,可以称呼其为“重大灾难”,虽然相比于火灾、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不同,但就伤亡人数之大,波及范围之广,几乎是空前的。只不过很多时候,我们只能通过网络上的图片、文字了解到相关报道,这种视觉冲击可能不够强烈,由于作为医疗工作者,经常看到同行在一线奋斗的情景,真的是触目惊心。
从专业角度分析,此次疫情的确可以作为应激事件,导致相关精神疾病的发生。比如焦虑、抑郁,这是几乎大多数个体都会面临的,哪怕我们没有在现场,没有患病经历,单单每天听着、看着咨询报道,就足以让我们的情绪紧张起来。
而对于那些亲身经历者,还可能因此患重病,比如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适应障碍等。
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指的都是个体在面临异乎寻常的强烈刺激后出现的异常反应,有些人会表现情感的茫然、低落,以及一些特殊的躯体反应,如提到治病、就医,就会出现心慌、冒汗、紧张、头痛等,甚至有些人从此开始了失眠的道路。
或许有人会质疑,此次疫情更多的是慢性的刺激,还达不到强烈刺激吧?这绝不是骇人听闻,我想,对于那些在疫情期间丧失亲人的人群来说,此次刺激还不够强烈吗?
当然,也不是说,人人都会出现精神异常,毕竟,从目前的研究结论来说,这类人群更容易患病:
一,家族中有精神异常史的个体更容易罹患精神疾病;
二,存在性格缺陷:如极度自私、敏感、疑病、自卑等;
三,童年期曾遭遇精神创伤的,如虐待、惊吓等;
四,智商水平相对下降的人群;
五,知识水平有限,解决问题能力不高的人群;
六,性别因素,对比之下,女性可能发病率更高。
分别说一下常见疾病的患病率
就我国之前的调查研究显示:在唐山地震中,孤儿之中患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比例达23%;2008年汶川地震中,守在群众地震后6个月内患病率为11.8%;
就抑郁来说,我国在之前的调查结果显示,抑郁障碍患者的终身患病率为6.87%,其中男性为5.01%,女性为8.46%
希望我的解答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我将持续更新相关医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