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得精神疾病的人数会多吗?比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等,为什么?

疫情过后,得精神疾病的人数会多吗?比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等,为什么?
不该是疫情过后,就是在此时,相信,这些疾病的发病也在上升阶段。
此次疫情,从严重程度来说,可以称呼其为“重大灾难”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18 16:03:05

你好,感谢邀请,我是精神科医生,其实你说的问题,国家也有考虑的,因为疫情来势汹汹,而且传播很快,确诊人数和病死人数都在不断增长,而且本次疫情国家对疫情信息的披露非常迅速,关在家里自我隔离的人中,每一个人都会去做的事情就是每天看新闻,听疫情相关信息,甚至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收听这些信息。可以说,虽然压力应该是无形的,但这件事上的压力,每一个人都感受得到,所以很多人出现了明显的负面情绪,其中以焦虑和抑郁最多见,这种负面情绪长时间存在很容易达到焦虑症和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最终确诊精神障碍。

其实不管哪一种精神障碍中,都有一种潜在的发病因素,社会心理因素,或者说精神压力。而目前的这种社会态势可以说绝大多数人是没有感受过的,对于任何一个人都存在相当的精神压力。

比如我,作为医生,从年初二就结束了休假,返回医院上班,因为担心上班后接触患者过多,尤其是出门诊的时候接触的人员根本没办法甄别是哪里回来的,有可能是疑似病例不,所以风险性还是很大的,也就让妻子带着女儿到了老丈人家“避难”,所以,经常需要上班的我已经自我隔离了半个多月了。习惯了三口之家的生活,每天一个人对着空荡荡的屋子也会感到紧张和焦虑,医院再有个患者发热,就更担心了。

在比如上面说的那个发热的患者,本身是病退的医生,疫情开始后非常担心疫情变得不可控制,到处撒84消毒液,到处敲门让人注意感染。所以可以确定,感染病毒的巨大压力,导致了她精神分裂症的复发。

国家在心理健康方面也有很多考虑和准备。因为潜在的感染可能,不适合面诊,所以国家卫健委牵头,由几家区域精神卫生中心建立了相关的心理干预平台,免费对需要救治的老百姓,甚至医务工作者,提供心理干预服务。同时也出台了在本次疫情中的心理干预的指导意见,从国家层面规范了心理干预的方式方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我们都希望疫情早点过去,尽快的恢复原本的生活,每个人都因此着急上火,不过苦难总会过去,相信国家,相信党,相信医生,相信护士,我们一定会战胜本次疫情的。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