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应激障碍有哪些临床表现?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主要症状有侵入性症状群、持续性回避、认知和心境负性改变、警觉性增高等。

1.侵入性症状群:是创伤后应激综合征最常见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5 12:59:07

你好,我是心理医生杨白劳,有失眠、抑郁、焦虑、精神分裂、双相障碍等精神心理题,可以关注我,了解更多知识!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特殊的疾病,当自身或是亲眼看到死亡的威胁,或是严重的伤害,或是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后,所导致个体的延迟,出现并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

主要症状有如下三点:

1.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患者以各种形式重新体验创伤性事件,梦中更是反复再现创伤情景。

2.持续性回避:在事件发生后,患者会对相关刺激存在持续的回避。回避的对象包括具体的场景和情景有关的想法、感受及话题,若患者不愿提及,要避免相关交谈。

3.持续性焦虑和警觉水平增高:自发性高度警觉状态,如难以入睡,也不安枕,易受惊吓,做事无从专心等等,并常有自主神经症状,如心慌气短等。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特殊的疾病,当自身或是亲眼看到死亡的威胁,或是严重的伤害,或是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后,所导致个体的延迟,出现并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

创伤后,发病的潜伏期从几周到数月不等(但很少超过6个月)。病程有波动,大多数病人可望恢复。少数病例表现为多年不愈的慢性病程,或转变为持久的人格改变。

除了有创伤的依据外,还必须有在白天的想象里或睡梦中存在反复的、闯入性的回忆或重演。常有明显的情感疏远、麻木感,以及回避可能唤起创伤回忆的刺激。但这些都非诊断所必需。植物神经紊乱、心境障碍、行为异常均有助于诊断,但亦非要素。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病程因人而异,有些人6个月内逐渐康复,然而其他的患者可能要用很长时间,甚至症状呈慢性、渐进性。有研究显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7.8%,其中女性的比例是10.4%,男性是5%。

治疗创伤性应激障碍,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家属应着重对患者提供支持,帮助其提高心理应对能力,令其不良情绪及时得以宣泄,以利于其疾病的恢复及痊愈。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