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人认为,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应该是两个不同概念的问题。
一,“宗教”:即——唯一的教育;根本的教育;不二的教育。
二,“信仰”:即——相信、坚信和仰慕。
由此可见,不信任何宗教,
宗教属于信仰,不是信仰属于宗教。
宗教,指崇拜神圣对象(包括特定的教理教义等)的思想体系,用来指导和规范其在世俗社会中的行为,典型表现是特定的宗教仪式。
信仰,是对某种思想体系确信不移和充满敬意的心理状态,是深刻而坚定的信念。
信念,是对自己、对他人、对周围世界的判断。例如“春季百花盛开,但我对花粉过敏”、“地壳板块的移动能够引发地震”,这种信念不深刻、不坚定,所以不属于信仰;“人之初、性本善”或 “人之初、性本恶”,是许多人深刻而坚定的信念,属于信仰。
信仰是无需论证就在内心深处坚信的信念,是作为推理起点的公理型判断,无论是归纳型判断,还是神学宗教判断、还是感悟式判断,都不属于循环论证,一般情况下无需用形式逻辑的三段论加以论证,即可作为大前提来运用。例如自然科学的信仰包括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等等;我的信仰是唯物主义,具体包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共产主义早晚会实现“。
前几天,根据新冠抗疫措施规定,我居住的社区让居民填写《出入证申请表》,要求填写的内容包括”姓名、性别、民族、政治面貌、信仰.......“,有些邻居在”信仰“一栏填写的是”无“,我在”信仰“一栏填写的是”科学与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