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一个人的信仰是否重要?

信仰对于一个人来说有多重要?一个不忠于信仰的人,是否有生存的意义?
江竹筠
我最亲爱的朋友们!说到信仰,在我脑海中首先想到的的就是小说《红岩》中所刻画的优秀的共产党员江竹筠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24 00:25:03

信仰对于一个人来说有多重要?一个不忠于信仰的人,是否有生存的意义?

江竹筠

我最亲爱的朋友们!说到信仰,在我脑海中首先想到的的就是小说《红岩》中所刻画的优秀的共产党员江竹筠的感人形象。

还有那首脍炙人口,由阎肃作词,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的爱国歌曲《红梅赞》:

“千里冰霜脚下踩

三九严寒何所惧

一片丹心向阳开 向阳开

红梅花儿开 朵朵放光彩

昂首怒放花万朵

香飘云天外

唤醒百花齐开放

高歌欢庆迎春来 迎春来

--------------------------------------

红岩上红梅开

千里冰霜脚下踩

三九严寒何所惧

一片丹心向阳开 向阳开

红梅花儿开 朵朵放光彩

昂首怒放花万朵

香飘云天外

唤醒百花齐开放

高歌欢庆迎春来 迎春来”

有些朋友并不熟悉江竹筠(我们都亲热的叫她江姐),请允许我做简单的介绍。

彭咏梧、江竹筠和孩子在一起的合影

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1949年11月14日),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镇江家湾人,中国共产党地下时期重庆地区组织的重要人物,为中国共产党追认的女烈士。

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与彭咏梧结婚,婚后负责中共重庆市委地下刊物《挺进报》的组织发行工作。1948年,彭咏梧在中共川东临时委员会委员兼下川东地委副书记任上战死,江竹筠接任其工作。

1948年6月14日,江竹筠在万县被捕,被关押于位于重庆的国民政府军统渣滓洞集中营,遭酷刑仍拒屈、拒不交出军统所要的中共地下党情报;1949年11月14日,重庆被中国人民解放军重重包围之际,被国民政府军统于渣滓洞监狱所杀并毁尸。

2009年9月江竹筠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名单。

1943年年底中共重庆市委书记王璞出于安全考虑,认为彭咏梧需要一个良好的掩护环境,要他在重庆安一个家。然而他一时无法与云阳的妻子谭正伦取得联系,但这事牵涉到工作,又不能久拖不决。于是,市委在重庆的女同志中间反复物色、挑选,最后决定指派江竹筠接受这个令她惊诧而又羞涩不已的任务———给彭咏梧做“妻子”兼助手。他们一开始相见、共事,竟然是在一起假扮夫妻,朝夕相处,共同生活。并和他扮作夫妻,组成一个家庭。他们的家庭是重庆市委的秘密机关和地下党组织整风学习的指导中心。她的主要任务是为彭咏梧做通信联络工作。曾经轰动一时的,由孙红雷和姚晨主演的电视剧《潜伏》,就以他们夫妻的故事为原型。

1944年夏,江竹筠经组织安排入四川大学农学院学习,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入党后,按党组织的要求,与共产党员彭咏梧扮作夫妻,组成一个“家庭“,作为重庆市委的秘密机关和地下党员学习的辅导中心。

1945年,她与彭咏梧结婚,后留在重庆协助彭咏梧工作,负责处理党内事务和内外联络工作,从那时起,同志们都亲切地称她江姐。

江竹筠入读国立四川大学入学登记表

1946年毕业后她回到重庆,参加和领导学生运动。4月,江竹筠难产,被班上的女同学送进了医院,此时彭咏梧不在她身边,她自作主张作出了剖宫产和绝育两个手术同时进行的决定。彭咏梧事后赶到成都看望她和刚出生的儿子小彭云时,为她的勇敢、果断和牺牲精神感动不已。

1947年春,中共重庆市委创办《挺进报》,江竹筠具体负责校对、整理、传送电讯稿和发行工作。《挺进报》在几个月的时间,就进行到1600 多份,引起了敌人的极大恐慌。夏,彭咏梧任中共川东临委委员兼下川东地委副书记。江姐以川东临委及下川东地委联络员的身份随丈夫一起奔赴武装斗争第一线。负责组织大中学校的学生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

1948年春节前夕,彭咏梧在组织武装暴动时不幸牺牲,头颅被敌人割下挂在城门上示众。江姐强忍悲痛,毅然接替丈夫的工作。她对党组织说:“这条线的关系只有我熟悉,别人代替有困难,我应该在老彭倒下的地方继续战斗。”

1948年6月14日,由于叛徒出卖,江姐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国民党军统特务用尽各种酷刑:老虎凳、辣椒水、吊索、带刺的钢鞭、撬杠、电刑 ,甚至残酷地将竹签钉进她的十指,急欲从这个年轻的女共产党员身上打开缺口,破获领导川东暴动的党组织和重庆中共地下党组织。面对敌人惨无人道的酷刑摧残和死亡威胁,江姐始终坚贞不屈,“你们可以打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1949年11月14日,在重庆即将解放前夕,江姐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于渣滓洞监狱,牺牲时年仅29岁。

1949年江竹筠烈士留下的遗书

在狱中经历各种酷刑后,难友们则把她称为“中国的丹娘”。其中何雪松代表全体难友献给江竹筠的诗这样赞颂道:“你是丹娘的化身,你是苏菲娅的精灵,不,你就是你,你是中华儿女革命的典型。”这首诗在渣滓洞牢房里被传诵一时。

正是像江竹筠一样的共产党人,怀着对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才不会向敌人屈服。信仰就是一种忠诚,一种希望,一种理想,它给人不畏牺牲的精神,给人崇尚光明的力量。人生缺乏信仰,就会变得浮躁。在物欲甚嚣尘上的今天,我们更需要有坚定的信仰。

老一辈革命家也深深为江姐的英雄事迹所折服。据《红岩》作者之一的杨益言回忆,当年毛泽东观看空政文工团演出的歌剧《江姐》时,看到壮烈牺牲那场戏,他禁不住动了感情,曾感慨而又不无遗憾地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为什么不把江姐写活?我们的人民解放军为什么不去把她救出来?”江姐就象红岩上傲立雪中的红梅花一样,在中国的革命史上永放光彩。

江姐受酷刑拷问之后,难友诗人蔡梦慰用竹签蘸红药水在草纸上写下了《黑牢诗篇》,表达了对江姐的敬佩。

他是当时“铁窗诗社”发起人,在《黑牢诗篇》中吟唱:空气呵,/日光呵,/水呵,/成为有限度的给予。/人被当作牲畜,/长年的关在阴湿的小屋里。/长着脚呀,/眼前却没有路。/在风门边,/送走了迷惘的黄昏,/又守候着金色的黎明。/墙外的山顶黄了,又绿了,/多少岁月呵!/在盼望中一刻一刻的挨过。黄了,绿了,绿了,黄了。

在阴湿的囚室里,蔡梦慰只能通过高处的小窗感受生命的荣枯和时间的流逝。1949年11月27日深夜,在被押往渣滓洞松林枪杀的途中,他将包扎好的《黑牢诗篇》抛在荒草丛中,也给后人留下了这一首首生命的绝唱。

内容来自百度百科,我含着眼泪摘录下这激动人心的文字。最早知道《红岩》这部书,是在阅读路遥先生的作品《平凡的世界》的时候。书中写到平民子弟孙少平,在高中课堂上,偷偷的在课桌下看书,被老师发现并把书没收。课后老师把书还给少平时说:《红岩》是部好书但不要在课堂上看。

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许多人正逐渐失去信仰。他们变得麻木并且冷漠无情。他们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唯有对金钱美女权势等私欲的追求,才使他们兴奋,这些都是病态的心里不健康的表现。我们是否应该反思,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一条人生道路,才能使我们短暂的人生过得有意义?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