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会有啦。你说的这种现象有个专有名词来形容“legislative violence”,翻译成中文就是“议会暴力”。议会暴力专指发生于议会内的暴力事件。在现代政治制度中,议会本来应
当然会有啦。你说的这种现象有个专有名词来形容“legislative violence”,翻译成中文就是“议会暴力”。议会暴力专指发生于议会内的暴力事件。在现代政治制度中,议会本来应该是民意代表进行和平政治协商、角力的场所,而在这种场所发生暴力,常常意味着政治势力间矛盾恶化,民意代表之间已经无法按正常流程达成共识;或者意味着该国家或地区民主素质较低,议员尚且不尊重议会制度。议会暴力在中国台湾地区、韩国、日本、乌克兰和墨西哥发生的频率比较高。
上图为日本议会讨论安保法案时打架,女议员也加入其中
上图为科威特的逊尼派和什叶派议员因为对美军基地意见分歧大打出手,可以看到他们甚至将民族服饰上的头箍拿下来充当武器
上图为著名的乌克兰议会“卡门”事件,不愧是战斗民族,乌克兰议会不仅爆发战斗的频率高,参战议员体格也相当健壮,以至于堵住了议会大门。
由于采取西方政治体制的国家大多借鉴了美国的三权分立,议会与总统各干各的,只有个别情况下比如质询会,重大的预算审批,年度工作汇报时才会看到两者并框,因此总统在场的议会暴力事件相对罕见。
2015年12月11日,时任乌克兰总理的亚采纽克在发表政府年度工作报告时,突然被一名来自总统所在政党的议员抱离发言席,之后引发议员混战。在议长的良言相劝下,事态平息,双方议员平静下来并且相互道歉,抱走总理的议员被驱逐出议会现场。
2011年斯里兰卡总统在议会的台上讲话,台下议员展开群殴,场面一度十分混乱,总统一边保护自己免受误伤一边忙于劝架。议会暴力固然是一种很不文明的现象,暴露了某些国家和地区议员民主素质的欠缺。但说到底也只是让民众和媒体看了笑话,总比政治势力之间大搞暗杀、政变,甚至直接率领各方武装力量进行内战要好得多。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算是给这些国家和地区政治矛盾的高压锅打开放气阀,免得直接爆掉殃及百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