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新华网和人民日报对于“娘炮”的言论?

赞同新华网观点。男性应以阳刚之美为主要特征,应该代表着力量。无论对个体男生,还是对国家整体,男性的阳刚之气都是应该弘扬的!但近年来小鲜肉充斥影视作品和综艺节目,一些本应体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1 07:59:46

严重支持新华网的观点。

昨天,新华社发了一篇三观很正的文章——“娘炮之风当休矣”!

新华社炮轰当前娱乐圈娘炮之风盛行,阳刚之气不在的怪像,小鲜肉当道,为了流量和颜值,其做派令人恶心和反胃。

新华网观点摘录:

“油头粉面A4腰,矫揉造作兰花指”,这句顺口溜描述的正是时下某些所谓“小鲜肉”偶像令人错愕的形象与做派。当越来越多的“娘炮”及其言行刷屏霸屏,成为一些人热捧、哄抬的对象,人们对这种“辣眼睛”的反常现象不断表达担忧和反思。

与出于艺术表现考虑的“反串”“异装”不同,当下流行的“娘炮风”,是一种刻意强化并扭曲呈现的“人设”:他们看起来性别模糊却妆容精致,长身玉立却如弱柳扶风,动辄把“讨厌”“吓死宝宝了”“小拳拳捶你胸口”挂在嘴边;他们既在电影电视中这样演,在综艺节目和日常生活中也同样“入戏”……

由“嫩”到“美”进而“娘”,这种病态审美的递进耐人寻味。“娘炮”不是一天养成的,它是“颜值消费”和眼球经济跑偏的结果,更是文娱圈子奢靡浮夸之风的新变种。借助各种匪夷所思的造星运动,“花样美男”被捧成了“流量小生”,“靠脸吃饭”变成了“颜值正义”,资本冲动和浮躁风气推波助澜,硬生生把“小鲜肉”弄成了“小鲜花”,把“孟特”裁成了“孟特娇”。

以上说的非常好,我摘录了一下,点赞,强烈支持!!

我声明:我严重支持新华社的观点!

现在娱乐圈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局面,偷漏税,天价合同,阴阳合同一堆烂事还不算,现在这些小鲜肉和伪娘还要来毒害祖国的下一代。

现在的文艺,娱乐节目,包括芒果台都遭到猛烈的抨击,是他们起到了很不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引爆对娘炮的批评还是央视的《开学第一课》

当天一大群小鲜肉群魔乱舞,加上13分钟的广告,彻底把大家激怒了。

由此引发了大众对娘炮的一致抨击,也因此引起了两大央媒的互怼。

新华网发文抨击娘炮

人民日报回怼

今天早上,人民日报又怼新华网了

输了就输了,承认嘛,你不是说包容吗,这样怼来对去,像是包容的样子?!

感觉也是输不起啊。

波波也出来支持新华网。

娘炮,走开!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支持的是一种正能量和价值观,大大说了嘛,只有民族有力量,国家才有希望!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