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清平乐》里张茂则对皇后的感情?

《清平乐》中,张茂则作为宋仁宗身边最亲近的宦官,从小陪着皇上一起长大,他对皇后的情感非常深厚,可以看做暗恋,也可以看做得不到的爱情就费尽心思成全皇后。
那年老树下,相见如相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18 20:56:04

《清平乐》中,张茂则作为宋仁宗身边最亲近的宦官,从小陪着皇上一起长大,他对皇后的情感非常深厚,可以看做暗恋,也可以看做得不到的爱情就费尽心思成全皇后。

那年老树下,相见如相恋

在《清平乐》中,张茂则与曹皇后第一次见面,正逢官家最伤心之时,官家的亲生母亲李顺容去世,张茂则作为官家最亲近的宦官,去接李顺荣身边的侍女,恰好走到荒郊的驿站,马车略显磨损,怕路上坏了耽搁行程,于是张茂则便请示李顺荣的侍女让休息片刻,他去修理一下马车。马车刚停下来,便看到一位红衣女子与自己打招呼,询问他是否赶往京城?能否捎带一段路程?

此刻的张茂则目光呆滞,看到红衣女子略显富贵,巧笑倩兮,眉目盼兮,曹丹姝请求的目光愈加焦灼,并以头顶上的金钗作为报偿,可见曹丹姝的急切。

而马车上的人身着棉麻丧服,伤心之情抑郁心头,与这红色喜服形成鲜明对比,也能显示出张茂则在难过之时略添的欢喜,一丧一喜能不让人印象深刻?

再一想,哪一位新娘不是精心打扮出嫁的?当时曹丹姝最美的时候展示给张茂则看,也就是曹丹姝那个一心修仙的前夫不为心动,张茂则虽为宦官,也在这老树下,怦然心动啊!

人生何处不伤心,奈何有熟人相见安慰

《清平乐》中,曹丹姝得知自己被选入宫当皇后时,心中窃喜,姊妹们都说她嫁给了自己心心念念喜欢的人,曹氏按捺不住心中的满足,面对镜子,嘴角上扬,戴上发簪,幻想婚后的甜蜜生活。

情节到此,很多人看到这都会觉得,曹丹姝算是美满了自己的一生,逃脱了上一段糟糕婚姻。

可没想到,结婚之夜,宋仁宗留曹氏独守空房,去树园子里陪一个小女孩为一只兔子伤心,而且安慰了她一个晚上。

曹丹姝在大婚之夜未见夫君,心中的伤心无人演说,拿着自己雕刻的木头小人扔向火盆,像是要把自己扔出皇帝的生活中。

正在此刻,张茂则来了,他来的时候带来的是相国寺附近老崔家的羊肉汤,是曹丹姝说过全京城最好喝的羊肉汤。

一闻此言,仿佛旧人相见,一见倾心,再见倾城,张茂则对皇后的感情竟然是如此细腻,以至于曹皇后说:

谢谢你,在我最难过和最狼狈的时候,都遇见了你。

男女之恋,是机缘巧合,是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张茂则一直很敬畏上天给他带来的机遇,上天安排让他们见面,而茂则敢于抓住这样的机遇,上前一步,宽慰难过的曹氏,可见茂则对皇后的感情,是用生活的温暖,去照顾丹姝。

纵你我有天壤之别,我也愿守护你到老

张茂则作为宋仁宗身边的宦官,他时刻明白自己的身份地位,不敢僭越皇宫的规矩,但却也在暗地里为皇后说话。

在曹皇后和宋仁宗大婚之前,茂则就说过:

曹氏出身名楣,曾师从范仲淹,读过许多书,有着渊博的学识,深刻的见解,不见得是不才之女。

而仁宗也只是以白眼回话,害得茂则直赔罪,不敢再多说一句话。

在帝后大婚的第二天早上,仁宗去皇后的寝宫用早膳,皇后怕官家冷,于是便命茂则去端内室的火盆给皇上取暖,不料那晚皇后扔的木头人竟恰到火盆外,茂则用手轻轻抚摸这个精心雕刻的木头,悄悄地收到自己的衣袖里。

这样的情节,让人看了着实心动,生怕茂则坏了规矩,让观众看不了帝后之间的相敬如宾,怕茂则用情过度,可茂则并没有。

官家和皇后婚后许久,却一直没有圆房,皇后想追逐一份纯粹的感情,怕自己是陈熙春的替代品,于是一直与皇上保持距离。官家一直愧疚春宵之夜,自己一人去陪一个小女孩过了一夜,而让皇后一人独守空房,每每与皇后聊到深夜,看皇后没有开口让他留下来的意思,以为皇后还在生气,自己也不好意思说要留下过夜。

一次,回到福宁殿,官家便焦灼地与茂则说,婚后那么久,皇后没有让自己留下来的意思,自己非常的苦恼该怎么处理。而茂则此时并未吃醋或者做一些过分的行为,他是一名忠臣,便仔细建言献策说:

作为贤后,她应该宽宏大量,作为妻子,皇后心里一定很难过。

那也,茂则亲眼目睹了皇后的难过,他怎不心疼?怎不止皇后对皇上爱的深沉?于是他在夸赞皇后宽宏识体的同时,也在告诉皇上,你也应该勇敢向前走一步,执意留下来,以宽慰皇后的心。

剧中,官家每次去看皇后,都会特意给茂则一个镜头,叶祖新演的茂则简直是拿捏到位,那种爱之心,却从未显出情之切,实在是难能可贵的演技。

茂则对皇后的情感是隐藏在心里的,他知道自己身为皇宫的宦官不可能娶妻生子,更不可能与官家争夺女人,所以,茂则选择了守护曹皇后,帮助曹皇后,更是为了时常看到曹丹姝,密切关注丹姝的一言一行,一瞥一笑,伤心或者高兴。

作者:蔡小记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