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的存在,主要不是针对人类。自然界中,规模最大的群体就是病毒,它的数量比所有生物的细胞总和还要多。自然界中的病毒主要是针对细菌的,病毒与细菌的战争一直都存在。
人类目
病毒的存在,主要不是针对人类。自然界中,规模最大的群体就是病毒,它的数量比所有生物的细胞总和还要多。自然界中的病毒主要是针对细菌的,病毒与细菌的战争一直都存在。
人类目前发现的病毒大约有4000多种,对人类造成危害性较大的只有十几种,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
1、鼠疫病毒。鼠疫出现在公元14世纪,当时被称为“黑死病”,流行于整个亚洲、欧洲和非洲北部。在欧洲,黑死病猖獗了3个世纪,夺去了2500万余人的生命。
2、天花病毒。天花病在世界流行病历史上,恐怖程度可以与鼠疫相比。天花的传染性也很强,超过25%的感染者会死亡,大多数幸存者会失明或留下疤痕。幸运的是,天花病毒已被人类彻底消灭,成了第一种、也是至今唯一一种被消灭的传染病。3、艾滋病毒。艾滋病毒(HLV)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它在人体的潜伏期较长,最高能达10年。据2011年底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艾滋病感染人数接近四千万。4、狂犬病毒。狂犬病毒在野生动物(狼、狐狸、鼬鼠、蝙蝠等)及家养动物(狗、猫、牛等)与人之间构成狂犬病的传播环节。人主要被病兽或带毒动物咬伤后感染。5、登革热病毒。登革热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典型症状包括发烧、头痛和关节痛等,儿童患者死亡率较高,目前尚无药品和疫苗可有效防治这一疾病。四种病毒株可能引发登革热,人体受到其中任何一种感染后不会对其他三种产生抵抗力。6、埃博拉病毒。埃博拉热病的首次公开亮相是1976年9月,扎伊尔北部巴姆巴地区的雅布库村庄。另外,马尔堡出血热是由来自引起埃博拉出血热同一科的一种病毒引起的严重高致命性疾病。目前尚无疫苗和有效治疗方法,病毒自然宿主也不确定。该病毒的人际传播需要与患者极其密切的接触。马尔堡出血热患者会出现高烧、恶心、腹泻和呕吐等症状。在致命病例中,死亡通常发生在症状出现之后8至9天,一般在此之前出现严重失血和休克。
7、西尼罗河病毒。西尼罗河病毒1937年首次在乌干达发现,本来是一种鸟类病毒,但蚊子叮咬了带病的鸟类后,又会把病毒传染给人类。西尼罗河病毒导致10%感染者死亡,幸存者也将面临长期神经疾病困扰。老年人发病率较高。8、禽流感病毒。禽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动物传染病,通常只感染鸟类,少见情况会感染猪。禽流感病毒高度针对特定物种,但在罕有情况下会跨越物种障碍感染人。自从1997年在香港发现人类也会感染禽流感N5N1之后,此病症引起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关注。其后,本病一直在亚洲区零星爆发。2013年3月,中国发现3例H7N9禽流感病毒致人感染病例情况,其中2人死亡。9、SARS病毒。SARS即非典,这是许多人都熟悉的一种冠状病毒,2003年全球首次非典流行,此病死亡率接近11%,主要是冬春季发病。其发病机制与机体免疫系统受损有关。
10、MERS病毒。MERS病毒是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这种病毒已经被命名为中东呼吸综合症冠状病毒。 MERS-CoV最早于2012年9月在沙特被发现,成为第6种已知的人类冠状病毒,也是过去10年内被分离出来的第3种。人体内的冠状病毒最早于1960年代在英国被分离出来,病毒因其表面皇冠状的突起物而得名。MERS和SARS这两种病毒同属于冠状病毒,但它们在基因上具有明确的差异,而且感染人体时使用不同的受体。11、甲型H1N1。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群中传播。与以往或目前的季节性流感病毒不同,该病毒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2009年开始,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行。2010年8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已经结束。
12、新冠病毒。新冠病毒2019年12月在武汉首次被发现,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截止目前在全球感染人数近70000人,而且这个数量还在上升,大部分病例出现在武汉。新冠病毒是人类发现的第7种冠状病毒,它在人体内的潜伏期比SARS和MERS要长,而且具有隐性传播特征。目前,新冠病毒的许多特征尚在研究当中。介绍了这些病毒,我们再回到主题,如果任由病毒传播,人类会不会灭绝了?我们经过对以上病毒的了解,答案还是否定的,如果病毒能灭绝人类,那么,人类经过病毒这么多次侵害,早就被灭绝了。
其实,病毒侵袭人类的目的,不是为了杀死宿主,而是为了自身的繁殖。即便人类不采取任何措施加以治疗和控制,有两种可能也会让人类自然恢复健康。
一种可能是人体内的免疫系统将病毒杀死。人体内部有一个庞大的免疫系统,人体免疫系统就像覆盖全身的防卫网络。保护身体的第一道防线是人的皮肤、粘膜及其分泌液、细胞膜、呼吸道、胃肠道、尿道及肾脏。第二道防线是起吞噬作用、抗菌蛋白和炎症反应。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不过,单纯的屏障和和过滤机制并不能完全保护我们,身体有赖组成免疫系统的血细胞和蛋白质发挥防御能力。
一旦病毒侵入人体后,发挥主要作用的是第三道防线。负责巡逻的白血球释放免疫球蛋白,而淋巴细胞中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产生记忆细胞和效应细胞,其中效应B细胞的作用是产生免疫球蛋白在体液免疫中起作用,效应T细胞作用是与病毒感染细胞结合并将它消灭。
另一种可能就是通过病毒在人体内的变异与人体共存。在人体免疫细胞没有完全将病毒消灭的情况下,病毒也可能会随着人体的免疫能力进行变异,毕竟病毒进入人体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与人类互相残杀,而是为了自身的繁殖,当它发现自身的结构不适应在人体内生存时,极有可能变化成适应人体内部生存的结构,逐渐形成对人体没有危害性或危害性极低的物质,这样就免除了人体免疫系统对它的攻击,达到与人类共存的目的。
总之,自然界的物种必定是相生相克,相互依存的,即便人类暂时无法用医学手段进行治疗,任由病毒传播,它在经过一段时间肆虐之后,自然会得到有效的控制。自然界这一法则,与中国中医所主张的原理是一致的,五行相生相克,又相互依存,这也是为何中医是目前治疗新冠病毒最有效方式的有力解释。
【谈古今论英雄实事求是,看社会评事理不偏不倚。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欢迎发表个人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