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来看看我的微头条,有一条是分析他的[呲牙]现在是吹捧小丑的时代 例如之前什么凤姐 现在的什么韩美娟 什么郭老师 都一样 丑化自己以获得外界的好感
存在即合理 既然产
然而,好感掩盖不了大家对他的真正恐惧,有本事你把新车停附近试试?和周某同样来自南宁的我,吐露一下当地人对“偷电瓶”的恐惧。
之前,切格瓦拉在万秀村实施偷窃被抓捕,万秀村是南宁最大的城中村,因为这里房价便宜聚集不少务工人员。他们省吃俭用,为了上班方便攒钱买电瓶车,但类似周某这样的偷车贼频频对他们下手。一个电瓶500-600,即便破案了也不能挽回什么损失,让这些上班族属实无奈。
之所以外界对他有好感,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一口特色的南普吸引了很多人
“南普”是南宁普通话的简称,在流行文化中有很大的知名度和辨识度,一般广西人一开口就藏不住自己的身份。所以,南普作为一种特色的方言,配合周某“荒诞”的台词,营造出较为搞笑的效果,因而深受大家喜爱。
2.周某给大家一个神奇反转,成为了一个梗
其次,网络的造梗文化一直很强,在周某视频放出来后,一系列的表情包随之产生,支撑了他长时间的走红。这是因为,周某对于看守所生活的理解,让人“耳目一新”,形成了巨大的反转,大家便抓着“偷车”“电瓶”“人才”“说话好听”等元素进行创作。
3.周某只是个载体,大家适放压力,转移注意力的手段
再者,周某只是一个快乐的载体,大家通过调侃等方式转移注意力,释放生活的压力。的确,周某的言论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生活压力大,自己又没有一技之长在社会立足,因而只能铤而走险,就差走上知法犯法那一步了。
4.当下丧文化的流行
不可否认,当下丧文化的流行,使得一些偏离正确价值观的行为得到追捧。丧文化以颓废、自嘲等方式进行流行,而周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最后,玩笑归玩笑,大家只是以一种看客的身份对类似行为进行消遣,当小偷真正偷到自己头上的时候,依然会气急败坏,痛骂或者委屈。对切格瓦拉的好感,也只是停留在浅层面。
如今,随着切格瓦拉出狱,他立志要陪伴家人,改过自新。但不知道还有多少看客沉迷于其中无法自拔。你是其中一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