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中“仄”和“平"的区别是什么?

\"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对联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则。它有两层意思:一是上下词词性一致;二是上下字平仄相对,整副对联的平仄布局协调。只有这样读上去才会洋洋盈耳,抑扬顿挫。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22 13:33:52

谢邀,

对联,古律,古绝中的平,仄是据汉字的发声的平缓与激烈或高亢而区分的,汉字读声有四,(一)平,二(扬),(三)拐弯,(四)降。现中华新韵规定一,二,为\"平\",三,四为\"仄\"。在古水平韵中,除一声外,余下二,三,四,均为\"仄\"。在对联中要求平起仄收,这其中有两意,(一),对联起句第一字为\"平\",末字须\"仄″(二)起句末字须″仄\",对句末字须\"平″此为对联的基本要求。有了时缓时急,时激昂,时闲舒,呈现\"诗歌\"的节奏与旋律美。

然而,对联,诗词毕竟是文学艺术,且不该因格律(平,仄)害其意。《红楼梦》中林黛玉在教他人写诗时说,若有奇句,平仄不顾亦可,诗联意境最为要紧,唐宋诗中,按现代汉语声调去套,不合律者,大有其人在,难道他们不懂平仄吗?是\"意境\"使然!(个人愚见,勿喷)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