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是在2012年6月6日成立的,经过3个月的准备最初在9月9日北京上线,随后开启了资本运作的A轮和B轮融资,一路上被多家商业巨头看中并参与其中,一直在2015年2月14日滴滴和快的两家
滴滴是在2012年6月6日成立的,经过3个月的准备最初在9月9日北京上线,随后开启了资本运作的A轮和B轮融资,一路上被多家商业巨头看中并参与其中,一直在2015年2月14日滴滴和快的两家公司联合宣布将以100%换股方式合并,从此“滴滴打车”更名为“滴滴出行”,占有国内出行圈最大的行业龙头地位。一直到2018年8月出现了顺风车出行的“恶性事件”,滴滴打车被勒令严格整治,无论是地方政府、相关运营机构,还是国家政策都给以一击又一击的强制整改措施。
从2019年报出的滴滴财报来看,2018年在2017年的基础上继续亏损,补贴滴滴司机超过113亿元,全年亏损近达110亿元。从2018年8月事件发酵后,有近4个月出现了各种营运数据的连续新低情况,公司相继报出内部整顿和相关部门裁员的消息。在2019年2月再次提出新的一年裁员计划,并继续招聘三大块的运营人员,分别是安全技术、线下司机管理、产品运营线,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滴滴经过这一次打击后,更加重视“安全”这一块。
从很多上市公司垮台的那一天来看,他们几乎一致地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快速的陨落,从最近的乐视网资金链断裂、长生医药疫苗事件等等来看,其实就是一件事情的过失导致了整个产业帝国的土崩瓦解。滴滴如果不能在2019年打一个“特效”的翻身仗,等待他们的要么就是内部资金链的断链,要么就是被同行业的取而代之,在资本的链条中产业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既然安全问题是滴滴失去光彩的主要原因,那么只有从跌倒的位置重新站起来,这样才能重新赢得客户的信赖,这就好像滴滴最近反复播放的广告:“滴滴司机中有50%的注册司机都是退伍军人。”这个广告对于骑牛看熊的理解是:“平台是好平台,司机都是具有一定素质可以信赖的人员,你们看到的错误只是极少数的部分!”但是只有防微杜渐,从根本上防止恶性事件出现的可能,才能逐渐走出滴滴的阴影,再度被广大消费者所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