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起源于周朝吗?如果不是,那么起源于何时何地

文化起初作为与政治、经济等并列的范畴,发展到与文明等同,直至成为人类社会活动的统称,其内涵和外延是不断扩大的。我们常说的良渚、陶寺、石峁等考古学文化,就是这样的概念。既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25 05:43:34

中华文化起源于周朝,是狭义的说法。从“周公制礼”开始,中华民族有了一脉相承的儒家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作为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创作了重要著作《春秋》,正式确立了儒家文化具有典籍传承的历史地位。因而,很多人从现象上认知,中华文化起源于周朝。

事实上,中华文化在商代有了雏形。商代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历法,名叫《殷历》,也叫《殷正》。

殷墟曾出土一片胛骨,上面刻着两个月的干支和“月一正曰食麦”等文句,是商代历法的一部分抄本。

商代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司母戊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约前16世纪至前11世纪)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1939年3月19日,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

西方很多学者也认为根据青铜器这一条标准,中华文明只能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商代。

因为西方学者定义文明开端,是以物质产物作为标准来评判的。譬如,西方文明的四项标准:城市、文字、青铜、神庙和祭坛,除了文字,多是具体的物质。

其实,关于中华文化起源,中国学者还有另一种说法。大部分红山文物的出土,和

红山文化的考古研究,使得我们对于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一个重新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应前推5000年,应是8000年前。

总而言之,参照标准不同,中华文明起源时代的界定也不同。红山文化,商代,周朝都有标志性的物质和文化现象存在。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