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不完美的她》剧情反思,现实中拥有父母但遭虐待的儿童,可以自己选择养父母吗?

一直以来,我们都以血缘关系认定母女关系。一个女人生下来孩子,那么这个女人就是孩子的母亲,无论什么时候,这个孩子都应该叫这个女人妈妈。但是,一个生下孩子的女人,就真的配做一个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26 00:45:04

未成年儿童遭到家暴,在我国是很难定罪的,不光难以定罪,想帮助未成年人脱离父母的家暴,也一样是困难重重。像《不完美的她》里面,直接把孩子带走,必然会被认定为“拐骗儿童”,不管是不是儿童自己选择的,都属于犯罪,因为未成年人没有自主行为的能力,是不能自己做决定的。

曾经看过一个真实案例,男孩只有10岁,母亲染上了毒瘾,经常虐待他,把他当成“小奴才”,父亲生意失败后长年不在家。在母亲又一次毒瘾发作被警察带走后,一位律师出现帮助他,准备起诉他父母,要他们尽到抚养义务,在此期间,男孩将由亲戚代为照顾。谁知在准备期间,男孩父亲回来了,当着所有人的面对男孩又亲又抱,表示会好好照顾他。

没过几天,在律师回访的时候,发现男孩没在家里,而是睡在了露天沙发,胳膊被打到骨裂。原来父亲这次回来,是打算把孩子卖了去搞投资。男孩父亲触犯了刑法,在律师和警察的各方努力下,剥夺了其监护权,法院判决监护权归母亲所有。

事情并没有结束,又过了一个月,大家发现男孩再次遭到毒打。在律师、居委会和公检法的共同努力下,法院最终也剥夺了母亲的监护权,同时把女人送到戒毒所强制戒毒。

男孩由居委会照顾了一段时间后,通过领养机构被千里之外的家庭领养了。进门的第一天,男孩给律师打电话说自己想死,因为“没想到别人家会这么好。”

故事很长,是“天才捕手计划”整理的真实案件,其中还有很多波折我没法三言两语描述出来,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找来看看。

我想说的是,这个故事的结局还算圆满,他最终的领养家庭也不全是由自己选择的。而且,如果故事里的母亲没有吸毒、也没有直接实施暴力,这件事就更不可能办到了。

就像《不完美的她》中的莲生,她的遭遇虽然令人心疼,但如果交给法律来处理,是万万达不到剥夺抚养权的程度的,甚至可能还会有人说“家长教育孩子过激了而已。”

不至死的身体伤害或是冷暴力,在很多所谓重视传统和家庭的国人语境里,是算不上什么家庭暴力的。即便诉诸法律,通常也不过是调解监督一下。随便搜一下关于“儿童家庭暴力”的社会新闻,把孩子打死的比比皆是。

很多时候,只有事情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才会吸引到一点点关注。我们虽然不能像林绪之一样将孩子带走,但至少可以尽量提供帮助。

最后,《不完美的她》剧作也许不那么完美,但起码它把例如家庭暴力这样的社会问题摆上了台面,引起思考和讨论。光冲这一点,我愿意继续支持!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