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双12前夕,我终于静心写一篇关于电商的文章,不管对或错,是我的心得,希望大家不吝赐教;
我相信当年马云领导的阿里巴巴,是因为看到未来的新的商业模式,就是效率更高,服务更好的
我做了十年的淘宝,从一个小白店铺,做到两个三皇冠店铺,这其中的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才能体会。
10年的时候自己开了一个很小的女装零售店,看到对门一个同行,每天发好几个快递包裹,很好奇,打听之后,知道她是在淘宝网上开店卖出去的衣服,要发快递出去,我也就开始了自己摸索的道路,凭着个人的兴趣爱好,还有一点钻研的精神,不出几个月,我就在自己的淘宝店铺上卖出了第一单。后来凭着自己独到的眼光,上了好几个爆款,生意一下子就好起来了,之后实体店都没有开,专门在洪城批发市场附近租了个单间,开始做专职淘宝店主。
我淘宝店生意比较好的时候,应该是12年到15年那几年,淡季我每天都能发50-60个包裹,年底旺季能达到一天200多个包裹,而且那时候利润也高,身边一起做淘宝的同行,每天都一起在市场上拿货,只要够勤快,大家生意都不错的。
15年开始,生意不好做了,个人店铺流量锐减,面临的就是价格竞争,我所在的南昌的洪城大市场属于二级批发市场,对于广州那边的一级市场来说,没有优势,很多广州的大卖家在淘宝上卖的价格比我们在南昌的拿货价格都低。所以我15年开始,就在洪城大市场找了店面,开始到广州拿货,这样有价格优势,也能自己选择款式上架。对我来说,生意还可以,在众多同行中算比较好点的,而一些没有自己开店,没有价格优势的卖家,生意就慢慢淡下来了。做女装淘宝店,还需要会拍照,要拍的漂亮,为此我还专门买了很多摄影器材,还要会修图,常常晚上忙到很晚,比前几年要吃力很多。尽管我一刻没有放松,绞尽脑汁,但是生意还是一年不如一年,到今年都想放弃淘宝了。
其实淘宝这个平台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跟淘宝自身有很大的关系,当初淘宝是靠众多小商家发展起来的,只要上架商品,大家都会有销量,那时候的淘宝没有推广费用的,大家都是公平按照上下架时间排序展现。后来的淘宝需要追求利润,推出了直通车广告业务,再后来的天猫商城,一步一步蚕食了淘宝集市商家的流量。为了配合打击假冒商品,连带把低价商品也并入打击范围,在淘宝急于建立品牌战略,提升产品品质的背景下,很多低价,尾货商品,被列入买家体验不好的商品,要求商家提供一系列的商品检验报告,进货凭证等等,进一步提高了小商家的经营门槛,导致大量的底层商家出逃。这就为后来拼多多的崛起,侧面提供了帮助,大量商家积压的商品,找到了拼多多这个可以甩卖的平台,一度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在销售,吸引了很多的消费者。还有对于买家的过分偏袒,我经历过很多次,买家穿过的衣服退回来,在淘宝介入以后,还是给予买家退货退款的权限。还有掉包客,买了我的衣服,退别人的衣服给我,只要买家不承认,作为卖家,我根本没有胜诉的可能。这些年退货率也增加,任性的买家也增加,下单付款,我们发货以后,刚被快递小哥收走,就申请退款的人比比皆是,包邮的商品,就这样损失了邮费。还有主动要求好评返现的,听这个口气,不返现就要给我差评似的,我能不返他几元钱吗?还有好多好多,哎,说出来都是泪,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人,气的我饭都吃不下,后来遇到的多了,也就麻木了,对付一个这样的买家,我要花很多精力,生意忙的时候,根本就耽误事情,不如退一步,再退一步,假装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这种类似的经营环境的变化,在各个平台上都会有,网购这个流程中间会有蛮多漏洞的,完全靠个人德道约束是不可能的,但是又无法从制度上去杜绝,毕竟现在做生意就是做服务,但是没有利润支撑下,也就很难提供好的服务了,这就是价格竞争导致的结果。
还有外部环境的影响,比如说其他平台和销售方式的崛起,社交电商,微信,直播,都瓜分了这个市场不少份额。头部网红带货,一个能敌几十上百个淘宝店铺的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