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购物看销量基本上是每个买家固化不变的思路,商家想方设法刷销量也不无道理。淘宝去销量化无疑就是弱化销量对展示排序的影响。从现有排序来看,综合排序为默认排序,其位置举
淘宝购物看销量基本上是每个买家固化不变的思路,商家想方设法刷销量也不无道理。淘宝去销量化无疑就是弱化销量对展示排序的影响。从现有排序来看,综合排序为默认排序,其位置举足轻重,另外还有可选择信用、销量等副选项。默认的综合排序也就成了商家必争之地。
刷销量一事各大媒体平台没少曝光,从一开始的虚拟商品到后来的假订单、空包裹,商家的招数也是升级了不少。去销量化后,商家慢慢开始经营口碑(好评率),当然平台出发点是好的,但却又默默助长了好评返现的模式。
淘宝去销量化的初衷在于小品牌小企业不受卖货数量的直接影响,获得平等曝光,降低两端差异,是一种阳光普照的做法。
首先,不可否认,去销量化有助于各大店铺公平竞争,降低“贫富差距”。做电商的伙伴肯定对排序对销量的影响有一定的认知。说是用户先入为主也好,说是浏览耐性也罢。第一页的展示跟后面的展示,在曝光上的差别可想而知。不拘泥于销量维度评估,可以增加公平性,
依靠算法和后台评分逻辑通过对商品的单品、店铺、口碑、售后等多维度评分,综合考量,也就是将综合评分推给用户。当然反向来看,商家想要刷的数据也就随之变多了,也变得相对不可控。
其次,利于广告位的售卖。熟悉淘宝的,一定对上面的广告不陌生。首位、中间、置顶、侧栏,都出现过不同种类、不同展现样式的广告。高价售卖好的位置,广告商品的流量、曝光都会有“质的飞跃”,可以说咸鱼翻身在此一举。
另外,还会降低收益差异。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