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年间有哪些名人?

宋仁宗时期的名人,真是群星灿烂,耀古烁今!
宋仁宗是宋朝第四代皇帝,他是宋真宗的崽、宋太宗的孙,继位时才13岁,当了42年皇帝。
宋朝的皇帝,宋仁宗不是能力最强的,也不是才华最高的,但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7 19:35:36

宋朝仁宗赵桢在位时的统治分两部份,前段时间是太后刘娥执政,十一年后才是仁宗自己亲政,他的大治基础,更多的是得益于其母后,而他在历史上的“仁”名,也可能与刘娥太过强势有关,一直在高压下做事,没有其他皇帝“天下是我的”那种强烈占有欲,当然也与他的柔仁性格有关,最大的限制应该是宋朝的与士大夫共天下的国策。君王的自我约束,与臣下相得益彰,俱千载流芳,论及当时的贤臣,可用明朝思想家李贽的话概括“钜公辈出,尤千载一时也”。

吕夷简是见政了仁宗母子政治及深度参与其中的人物,他是吕蒙正的侄子,吕蒙正是宋太宗和宋真宗时期的宰相,吕夷简幼年好学,才名在外,是吕氏家族出的第二位宰相,有为国爱民之真心,他走上相位是在真宗去世,刘娥开始执政时,新手上路,需要有人撑门面,就选中了吕夷简,刘太后想一手遮天,政由己出独断专行,却不料吕夷简斗争有术,小事让着,大事死争,搞得刘后也头大不已,却又不好过于却了他的情面。

除了政事处理得井井有条外,比较著名的是他为仁宗生母的后事犯颜力争。仁宗生母李氏病逝,刘娥打算以宫妃之礼安葬,是吕夷简提议以皇后之礼入殓,暗示以后仁宗亲政,得知内情恐怕有怨恨,会对刘后亲人不利,刘娥听从了。后来果然,仁宗亲自查看生母的入殓情况,见是以皇后之礼下葬,怨气大消。等到仁宗亲政。吕夷简又向皇帝提出八条规劝,即:正朝纲、塞邪径、禁货贿、辨佞壬、绝女谒,疏近习、罢力役、节冗费,助推仁宗之治的前行发展。(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从后来宋理宗为了表彰宋朝历代功臣,归纳总结宋朝功臣,命令画师把二十四名功臣的图像画下来,然后把这些图像放在昭勋阁里,从昭勋阁二十四功臣来看,经历过仁宗时的名臣入阁最多,约有王曾、吕夷简、曹玮、韩琦、曾公亮、富弼、司马光,也可以从这里反衬出仁宗朝确实人才辈出,文武双全。昭勋阁入阁人选虽大体公平公正,但其中缺少一位仁宗朝的名臣,也一直为人所微词,他就是后世享有大名的范仲淹。(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名言在学生时代便耳熟能详,更是历代文人武将奉为圭臬的座右铭。范仲淹从小家贫,曾随母改嫁而改姓,长大后得知真相,离家出走求学,学得一身文武艺,考中进士光宗耀祖,便改回范姓。从此在官场起起落落,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因宋朝建国日久,官僚队伍庞大,人民生活堪忧,外部辽国和西夏威胁着北方和西北边疆,而对严峻形势,推动并主持了“庆历新政”的改革,为王安石变法打下基础。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