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棋书画应是琴、棋、书、画四门技艺的统称或集合,是正式的、有品位、被官方或大众所认可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存在。像“某某到此一游”这样的即兴、随笔之作,是不会称为艺术的。
关于"琴棋书画"(个人认为应该归于"形容词"范筹),是文人骚客(也包括名门闺秀)修身养性所必须撑握的技能,又叫"雅人四友"。
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唐代一个官史张彦远关于书法理论的著作,书名叫巜法书要录》,他在书中评价初唐高僧辨才:"辩才博学工文,琴棋书画皆得其妙"。
(上面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
题主的所谓"排位",个人愚见是这四样"器物"的产生年代。
个人认为,琴棋书画产生的年代十分遥远,如图画,湖北京山陶器上的古老太极图是距今5000年的图画(或者文字的原始阶段),琴也是在三皇五帝即有。
如果从最原始开始讲起的话,可能乏味,这篇文章毕竟不是考古报告。
从"琴棋书画"的成熟期谈一谈吧。
琴一一
漆的发现早在6000多年的"河姆渡文化"中已经产生,战国时期成熟的应用在琴的髹漆上。
我能查到的操琴图画是南朝.竹林七贤砖画,它是出土于墓室堆砌的青砖刻画,反映了当时玄学的兴盛,著名文人在清谈中喝酒、操琴、瞌药。
(南朝.竹林七贤砖画局部)
竹林七贤领袖嵇康这个曹操曾孙女婿不与司马集团合作,宁死不低头,赴刑场时,尚"顾视日影,索琴弹之",并长叹一声:"《广陵散》于今绝矣。"
棋一一
棋就是在棋盘上的搏弈,不但是一种消遣,也是一种陶冶情操,影响人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审美情趣,成为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交流。
起源于三皇五帝的尧,黑白子产生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巨大影响是源于太极的启示,太极图的黑白二色分别代表自然界的阴、阳。人们利用黑、白二子起卦,解释世间万物、万事。
简单试起一卦:黑、黑、白,白、黑、黑。
这是第六十二卦巜小过》。艮下震上。
大意是:山上有雷,雷在山响,表示云太高,短时不会有雨,后面时间就难说了。
书法绘画一一
为了节省读者流量;免得大家讨厌我,简单谈谈苏轼大为赞赏、提倡、促进的文人画为例。北宋是中国美术发展光辉灿烂的时代。
因为皇帝是画界大师,国家专门的"图画翰林院"高度完善,达到发展高峰。产生不少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世佳作。
工笔花鸟画一一赵佶(没人反对吧,以下同)
风俗人物画一一张择端。
青绿山水画一一王希孟。
文人画一一苏轼作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上图是石涛的《啬薇图》,画面中,诗,书法,画面,印章齐全,典型的文人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