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接触摄影的时候,就是被单反拍摄出的大虚化效果给迷惑了,觉得单反真棒,这种大虚化才叫摄影。
而且也有人会一脸羡慕的对你的大虚化作品,表扬有加,这照片拍得真好,主体突出,并且
我刚接触摄影的时候,就是被单反拍摄出的大虚化效果给迷惑了,觉得单反真棒,这种大虚化才叫摄影。
而且也有人会一脸羡慕的对你的大虚化作品,表扬有加,这照片拍得真好,主体突出,并且还一定要问这背景模糊是怎么拍摄出来的?那时候被赞的,真是心里开花。虚荣到都不好意思说这是相机自己拍出的背景模糊。
时过境迁,一回首已经快小十年了,那时候,单反相机在我们这小城市还是新鲜东西,更多的摄影作品都是卡片机的杰作。但我确实是因为大虚化才上了摄影这条船的。
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是因为大虚化才开始喜欢上摄影的,当时,我也很长一段时间痴迷于大虚化作品的创作。最早用的定焦头就是50定小痰盂,记得,那时候不管拍什么,一定都是1.8的光圈,生怕虚化不够,拍出的照片从来不考虑需不需要背景。其实,现在看看那时候的自己,是很滑稽和可笑的。不知道,其他摄友,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
后来慢慢的深入到摄影的学习中,我才发现摄影哪里是只有大虚化这么单调,摄影简直是浩瀚的大海。所以,现在来看摄影初学者追求“大虚化”好不好的话题,我觉得只要不偏执,不钻牛角尖似的盯着一个点不放的话,这也无可厚非。因为随着摄影学习的深入,我们自然会明白,要根据画面的需求去设定实与虚,要通过光圈、快门、感光度的配合,去实现画面的准确曝光;什么情况下用大虚化的方式剥离前后景的杂乱,凸显主体,才最合适。
对我而言“大虚化”就是师傅,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所以,我还是要感谢“大虚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