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世纪上半期,蒙古鞑靼人入侵东欧,于1240年占领了基辅。乌克兰大部分地区被蒙古金帐汗国征服。在蒙古金帐汗国统治时期,在每一公国内又形成许多小的公国,封建割据又进一步加剧,但
13世纪上半期,蒙古鞑靼人入侵东欧,于1240年占领了基辅。乌克兰大部分地区被蒙古金帐汗国征服。在蒙古金帐汗国统治时期,在每一公国内又形成许多小的公国,封建割据又进一步加剧,但加利西亚-沃伦公国未遭受蒙古统治,并发展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公国之一。
10到11世纪的基辅罗斯在古罗斯国处于封建割据时期(12至13世纪),王公之间不断进行分裂和联合。由此产生了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这为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各罗斯公国同时形成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族打下了基础。
乌克兰民族是在基辅公国、佩利亚斯拉夫公国、契尔尼戈夫北方公国、沃伦公国及加利西亚公国的领土上形成的。以基辅为中心的第聂伯河中游地区在经济、政治、文化和宗教方面对乌克兰民族形成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
在14至15世纪,乌克兰民族的形成过程继续进行,这期间,乌克兰民族已经形成了单独的民族共性--有自己的语言、领土、并形成自己的文化和经济生活特征。12至13世纪在南罗斯公国使用的“乌克兰”称号其最初的含义是“边区”,指的是南罗斯加利西亚沃伦地区,接下来开始具有民族意义,这一称谓逐渐扩及到现今乌克兰的大部分地区,并逐渐演变成民族概念,地理概念和语言概念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