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吕后我们印象中可能会马上想到“狠毒的女人”。吕后这个女人确实非常狠毒,尤其对待自己的敌人绝对不会手软。吕后的政敌如韩信、彭越之流都被剁成了肉酱,吕后的情敌如戚夫
薄姬也曾是一个苦命的女人,与刘邦在一起时,已是梅开二度。
沧桑的经历,让她悟透了人性,不攀比,不争宠,待人和善。自始至终,秉持一个善良女人的底色,不光是吕后厚待她,连上天也垂怜她,把幸运的雨露洒在她身上。
一个薄姓男人与魏国宗室一个叫魏媪的女子私通,生下薄姬薄昭姐弟俩。
这个姓薄的男人后来也不知跑去哪里了,史无记载。
薄姬从小生活在外婆家,在母亲魏媪的抚育下慢慢长大,出落为一个心地善良,貌美如花的大姑娘。
魏媪是王室出身,便让薄姬嫁给魏王豹做姬妾。
魏豹刚开始是帮刘邦的,后来见项羽势大,又帮项羽打刘邦。结果被刘邦手下的将军打败被俘后又将他杀了。
薄姬成了刘邦军队的战利品,被关在织布坊织布。
一天,刘邦到织布坊视察工作,见薄姬容貌出众,动了怜香惜玉之心,把她安置在后宫。
刘邦实在忙不过来,时间过去一年了,也没有幸临薄姬。
薄姬之前曾结识的两个好姐妹管夫人,赵子儿。她们三人约誓,“苟富贵,勿相忘”。
这两个好姐妹正得刘邦宠爱,日子过得很滋润。
他们有意无意在刘邦面前谈起当初的约誓。
刘邦听后,心里不忍,对薄姬的苦很是怜悯,就召薄姬来侍寝。
薄姬对刘邦说:我昨天晚上梦见一条苍龙盘踞在我腹上。
刘邦是皇帝,自然把自己当成一条龙。听了薄姬的话后,兴奋异常:这是显贵的征兆,那我就成全你吧。
春风一度,薄姬就怀上了,生下了儿子刘恒。上天垂怜善良人哈。
看来簿姬还是很会交朋友的,如果没有管夫人和赵子儿俩人在刘邦面前提起簿姬,刘邦恐怕是早已把她忘了。
簿姬还挺会讲话,说梦见苍龙盘踞在自己腹上。刘邦既是皇帝又是男人,心中自然激动。
汉代为了保持皇室血统的纯粹,皇帝与嫔妃的一言一行都有史官记录存档的。
薄姬说什么,吕后自然会知道。簿姬说梦见苍龙,显然是指梦见刘邦,而不是指梦见自己生的儿子会成龙,否则有几个脑袋也不够吕后砍的。
薄姬生下儿子刘桓后,很少见到刘邦。即使见到了,也从来没有向刘邦提非份的要求。
因为她曾做过魏王的姬妾,深知一入王宫深似海,内宫争斗的惨烈和血腥。
自己是个战俘,又是嫁过人的,在皇宫中无权无势。自己母子能生存下去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了,岂敢生非份之心。
她能做的,就是希望别人把她母子俩忘记了。最好刘邦也把她全忘了,这就避免了吕后对她有嫉妒之意。
薄姬深知,贵为皇后的吕后此刻也被刘邦冷落,作为女人,吕后对刘邦宠爱的女人有着天然的敌意。
薄姬对刘邦不宠爱她,一句怨言都没有,一门心思放在抚育儿子身上。
而不像戚夫人那样恃宠而骄,行非份之想。
刘邦把薄姬忘了,但没有忘记她儿子。
刘邦铲除了异姓王,自然要封自己的儿子为王。刘邦一共有8个儿子,连私生子刘肥也封王了,薄姬的儿子当然也得封王。
在刘恒8岁那年,被封到北边苦寒的代地为代王。
代地不但是穷,关健是和匈奴接壤。匈奴骑兵不时侵扰边境,代地首当其冲。在代地当王,随时有丢掉性命的危险。
刘邦的嫔妃自然不会让自己的儿子去当代王,暗中不知使出多少解数。
而薄姬和她们的想法不同,代地远离京城,也就远离了政治斗争的漩涡,自己儿子反倒安全了。
儿子只有8岁,就要离开她,远赴苦寒之地,心中自是不舍。然而她不但没有反对,反而欣然接受。而且特别嘱咐儿子,不管朝廷发生什么事,都不要回京城。
这就明白无误地告诉吕后,她的儿子决不会参与皇权的争斗,让吕后一百二十个放心。
所以在刘邦死后,吕后让簿姬到儿子的封地生活,并没有为难她。
吕后第一个清除的是她的政敌恃宠而骄戚夫人,连同戚夫人的儿子也被杀了。
其它受到刘邦宠爱过的姬妾结局也好不到那里去。
吕后还杀了刘邦的儿子刘友,逼死刘恢。甚至连自己的亲生儿子刘盈也被自己间接害死了。
而对薄姬的儿子刘恒没有任何伤害。
这与薄姬教子有方有关。
她教导自己儿子生活要俭朴,要勤政爱民。刘恒年纪虽小,簿姬并没有事事代劳,亲自参政,而是放手让儿子去磨练,去体验民之艰苦。
治理代国十五年,母子俩格守不会京城的诺言,同心协力,埋头苦干,治理代国,没有给吕后掌管的中央政府添一丝麻烦。
吕后派去代国考察的官员,都说刘恒恭谨笃厚,仁义爱民。
说明刘恒在母亲的教导下,与吕后倡导的休养生息中央政策保持高度一致。
而且与匈奴关糸也处置得很好,没有发生什么冲突。
这让吕后对薄姬和刘恒非常满意,不得不另眼相看。
吕后毕竟在历史上是个很有作为的政治家,熟轻熟重,她拎得清。
吕后死后,众大臣将刘恒迎回帝都,立为皇帝,就是汉文帝。薄姬成为皇太后。
汉景帝,汉武帝等刘氏子孙都对簿姬尊崇有加。
后来,薄姬的九世孙刘秀建立东汉,尊薄姬为高太后。
优秀的人必然会受到优秀的人厚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