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时报》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平均每周喝3瓶以上瓶装水的人约有53%,而在问及“什么情况下会选择瓶装水”时,81.25%的人选择“外出逛街游玩时”,其次分别是在家、开会、上班时
《生命时报》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平均每周喝3瓶以上瓶装水的人约有53%,而在问及“什么情况下会选择瓶装水”时,81.25%的人选择“外出逛街游玩时”,其次分别是在家、开会、上班时。大部分人选择瓶装水的原因就是“图方便”(占52%)。欧美一些国家的人也对瓶装水“情有独钟”。据统计,美国人每年要喝掉280亿瓶瓶装水;意大利人均每天消费两杯瓶装水。
那么长期饮用瓶装水对人身体有什么坏处吗?
答案抢先看:
长期饮用带有污染物或者不干净水源的瓶装水会影响身体健康,严重可能一次就会拉肚子;而采用PET包装的塑料瓶装水存在致癌物锑,并且酸性(碱性)饮料和长时间存放的饮料中锑含量已经超过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由于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呼吸道吸入锑所造成的人体危害,至于消化道吸收多少达到危害还尚不明确,但是长期饮用必定存在健康威胁。
【瓶装水水源存在健康隐患】
中国环境工作促进协会曾对美国前10名最好品牌的瓶装水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其存在200多种污染物,包括细菌、工业化学物等。该测试还发现,市场上45%的瓶装水水源并非如广告所说来自自然泉水或者纯净水,而是净化后的城市用水或者干脆就是自来水[1]。
所以长期饮用带有污染物或者不干净水源的瓶装水,必定有害身体健康,严重的话可能一次饮用就会导致拉肚子。
【PET塑料瓶装水存在致癌物锑】
PET是目前饮品使用最多的瓶装水包装材料,而采用PET材料制成的瓶体均含有致癌物——重金属锑,其中不乏知名品牌产品,如可口可乐、康师傅矿泉水等。
那为什么锑会存在在PET包装的饮料中呢?原来在PET的制作过程中锑常被用作催化剂,用于促进缩聚反应,因此可能会残留在PET制成的瓶体中。
锑受温度和饮料性质等因素影响,会慢慢转移到瓶子所盛装的饮料中去。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GB 5749—2006)[1]中将锑的限值定为5μg/L。
据英国《每日邮报》2006年4月的一篇报道称,海德尔堡大学的斯托克博士对15种瓶装矿泉水进行了化学测试后发现[2],虽然大多数瓶装矿泉水在出厂时锑的含量是符合健康标准的,但放置三个月之后的瓶装矿泉水中锑的含量“翻倍”。英国化学研究人员威廉•肖迪克对15种热销的瓶装水实行化学检验,结果发现刚出厂的瓶装水的锑含量平均为万亿分之一百六十,出厂3个月后,瓶装水中的锑元素的含量竟然增长了一倍[2]。
2008年姜琦等人[3]对市面上常见的8种PET包装的饮料(包括碳酸饮料、碱性饮料、矿泉水和纯净水饮料)进行了锑含量的测试,4款碳酸饮料中的锑含量为10-70μg/L;2款碱性饮料中的锑含量为14-34μg/L;1款矿泉水和1款纯净水的锑含量均≤1μg/L。该结果显示,饮料的酸碱性对锑的析出有促进作用。
那通过瓶装水进入人体的锑,究竟达到多少量才对人体产生危害呢?
由于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呼吸道吸入锑所造成的人体危害,至于消化道吸收多少达到危害还尚不明确,但WHO在2002年推荐饮用水中的锑含量不超过0.86μg/kg水/天。
高温、酸性(碱性)饮料、长时间存放,这些都是促进锑从包装向瓶装水转移的有利因素,如果所盛装的是酸性物质,锑更容易加速析出,要远离“锑”害,就尽可能少喝PET包装的酸性(碱性)饮料,同时注意选择离生产日期近的、储存条件良好的产品。
【总结】
据悉,英国自来水公司曾向市民免费派发了数十万水壶,让民众用它来装自来水出行,以此来鼓励逐步放弃瓶装水的饮用;并且英国部分餐馆已经不再向顾客出售瓶装水。
超哥建议:
各位超粉出门尽量带个水杯,逐步减少瓶装水的使用量,这样既省钱,又健康。
“超哥话食”点评食品小知识,喜欢可以点击头像关注哦!
参考文献
[1]GB 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S].
[2]黎明. 瓶装矿泉水久存有害[J]. 中国保健食品, 2006(10):16.
[3]姜琦.铝系聚酯催化剂的研究[D].东华大学, 2009.
作者:廖钰樱 赵力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