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洪和曹彰相比,那么肯定是曹彰更厉害些。
曹彰是曹操的次子,膂力过人,擅长骑射,《三国演义》里只有在汉中之战出场,不过表现非常出色,三合击败了刘封,然后又三个回合就杀死吴兰。
我认为,曹洪的战斗力要胜过曹彰。
做为冲锋陷阵的猛将,不仅要有超群的武艺,战斗经验和应变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曹洪从少年时代就跟随曹操南征北战,久经沙场,战斗经验和战场应变能力要远强于曹彰。
咱们来看一下曹洪的战绩表:战何晏,曹洪用的是拖刀计;战袁谭,是乱中阵斩;战甘宁、韩当是诈败;战马超是拼死抵抗;战任夔,则速战速决,三合斩杀之。作战方式五花八门。
咱们再来看看曹彰的战绩表:曹彰的战绩并不多,只有两场,全部取得胜利。战刘封,刘封三合大败;战吴兰,不数合即刺于马下。
但是,我们注意看曹彰在与吴兰的对战中,实际上另有情况:吴兰和马超是两路杀来,而曹彰恰好遇到的是吴兰这一路,他不数合就将吴兰刺翻。
但是,马超那一路呢?曹彰没有继续去寻找马超挑战。
曹彰为什么不去战马超呢?原因很明显,他知道自己的斤两,肯定不是马超的对手,如果在战场上遇到了马超,又被马超的部下指认了出来,以马超对曹操的切齿痛恨,那是决不会让他走掉的,非要让曹操痛断肝肠不可。
而曹洪则能够与马超硬磕四五十合,方显败象。说明曹洪如果爆发起来,超水平发挥的状态下,决不亚于张郃。
三国中后期,魏蜀吴二代中的将才,曹魏以曹彰为翘楚,蜀汉以关平为头筹。但是命运却荒废了他们的才华和能力。
曹操死后,二子争王,曹丕继位后,对曹彰颇多防范,削去了兵权,曹彰就再也没有展现出自己的超群武艺。如果曹丕能有开阔的胸襟,兄弟一心,以曹彰的能力,完全比曹真、曹休要强得多。也不会让司马懿钻了空子。
关羽走麦城,向驻守上庸的刘封调救兵,如果派关平去,那是最佳选择。关平若去,刘封和孟达是绝不敢找借口推辞的。即使结果再差,关平的命是保住了,将来必成独当一面的重将,也不至于让蜀汉的人才捉襟见肘。也不明白关羽怎么想的,整天读本《春秋》,估计是只顾看齐姜妹妹的插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