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邀请,我是辰逸,诸葛亮一生很传奇,但是每个人看法不同,所以褒贬不一,要看你怎么看待了。从个人角度来讲,诸葛亮是功大于过失的。
首先从刘备来说,诸葛亮对他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军
从个人角度来讲,诸葛亮是功大于过失的。
首先从刘备来说,诸葛亮对他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军师,更是他事业的总设计师,诸葛亮到来之前,刘备拥有关张,赵云(历史上并没有演义中那么变态,但在三国中也属于一流的战将了)这几位万人敌的大将,可还是屡败屡战,毫无建树。诸葛亮到来之后给他确立了发展方向,制定了路线图,借荆州多益州,把巴蜀当成大后方,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这些都是诸葛亮提出并且参与设定的,后期辅佐少主也是鞠躬尽瘁,虽然在后期失街亭中负有一定责任,六出祁山也没有取得什么好处,但并不能掩盖他前期的作用。
对刘禅而言,诸葛亮也尽到了一个臣子的本分,虽然大权在握,有点独断专行的嫌疑,但至始至终都没动过篡权的野心,刘禅到底傻不傻现在已经无从可知,但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后成为蜀汉首辅大臣是不争的事实,六出祁山也证明了他在蜀汉无人能及的地位。
另外向蜀地的扩张也促进了巴蜀蛮夷的汉化,对国家领土的完整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其次个人认为诸葛亮的主要能力体现在战略布局上,诸葛亮是蜀汉政权的总路线工程师,但在具体的战役指挥上并不出色,演义中把诸葛亮塑造成一个精通兵法,甚至还会点妖术的神棍是不符合历史的,至少现在很多演义中诸葛亮的事迹都被证明是假的,另外在用人上诸葛亮也表现一般,蜀汉政权前期到中期能上的了台面的将领几乎清一色都是刘备培养的,后期诸葛亮辅政培养的人也大多平庸,最典型的马谡,刘备都已经告诉他不可重用,可还是委以重任,结果把蜀国最后一道大门也给丢了。另外诸葛亮在蜀地的管理也大多采用血腥镇压的手段,并没有演义中写的一家亲,后期的军事行动就能看出来。蜀国的货币政策也是三个国家中最差的,虽然东吴也不怎么滴,可扛不住人家位置好,有先天的优势,可见在治理国家上诸葛亮并不优秀。
总的来说诸葛亮价值还是有的,必经没有他可能刘备一辈子都不一定能开窍,更很难有后来的三足鼎立局势,后期只能说人家没有把国家治理的非常好,至少没有败在自己手中,为人臣子已经功不可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