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的儿子几乎都是弘字辈,第二字带“日”旁,为什么弘历例外?

弘历就是乾隆,他的名字原本写作“弘曆”,繁体字,日字旁,后被简化成“历”而已。
古代皇室取名十分讲究,同一辈分的男子,如果名字只有一个字,一般是同一个偏旁;如果名字有两个字,一般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28 07:15:29

向敬之

康熙皇帝受汉文化影响,对自己的子孙开始使用字辈,并且只用二字取名,即:字辈字+另一字。他在世时,已经见到了亲曾孙(如康熙长孙弘晳之子永琛,生于康熙五十一年),故而先后使用了三个字辈,即胤、弘、永三辈,同时规定后一字的偏旁分别为示、日、王字旁。

乾隆十一年,乾隆皇帝强调近支宗室和远支宗室辈分幼子的严格区分使用:“圣祖仁皇帝选择日字、玉字偏旁之字,载入红摺,于此内命名,宗室至今仿用,不知迴避,实属错谬。嗣后,日旁字除已经命名外,均不准用。玉旁字除钦赐名外,均命更改。”(《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一)

这成为了清朝皇家子孙取名的一项典制。

日字旁,则是康熙孙辈的字辈之外另一字的偏旁。

康熙第四子胤禛有幸成为雍正帝。他继位后讲究避帝王名讳,径将兄弟们的名字中与自己共用的字辈“胤”改成“允”,那还是不改他们都是胤字辈。

所以说,雍正先后生育的十子,无论幼殇还是存活,也都是弘字辈,而不是“几乎都是弘字辈”。之所以造成这样的误解,无外乎雍正为了拉拢重臣年羹尧,故将其妹年妃所生的诸子名字,改“弘”为“福”,并将另一字不按康熙规定的偏旁用字(福宜、福惠、福沛),以示特别。

作为雍正的接班人,乾隆帝名讳弘历。看似“历”没有日旁,这是后来简化文字所致,而雍正给他取名的字样为“弘曆”。

雍正给使用字辈取名的诸子选择第二字时,也是费尽心思,都是光辉、时光的意思,如“晖”“昐”“昀”“时”“昼”;或与光辉、时光相关的字,如“曆”“曕”。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